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碳氢项目
湖北首套绿电制氢装备预计年底投入试产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411次 更新时间:2024-07-16

7月7日,位于武汉陆港枢纽核心区(东西湖区)的长兴集团自研基地内,已完成中试的湖北首套绿电制氢装备生产线正加紧安装,计划在年底投入试产。届时,绿电制氢将从技术示范模型转入产业化应用,东西湖区氢能产业新生态呼之欲出。


据报道,该绿氢系统4度电可生产1立方米氢气,每小时产氢量最高可达2000立方米。即,一套制氢系统可接纳两台5MW大型风力发电机满负荷运行生产的电能。

绿电制氢系统在2023年12月底立项,一期预计投入2300万元,长兴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何贤伟领衔的40人团队,背靠获认定的“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仅用半年就完成中试。系统方案与装备产线,完全由长兴集团自主研发。投产之后,长兴集团将打破国内仅有电解制氢示范性项目的僵局,率先展开产业化应用。 

电解制氢,直流供配电系统是核心设备,而直流供配电软硬件集成研发,正是长兴集团核心竞争力所在。长兴集团绿电制氢系统,接入清洁能源、储能电池的电能,通过稳定直流供配电控制,将水电解为纯度达99.999%的纯化氢气。 

2022年,长兴集团升级推出智能化供配电系统,祭出引领业界的“大杀器”后迈入高端设备制造领域,解决了传统配电系统运维依赖人员巡检,运行风险高、人力成本高、维修难度大的短板,并为腾讯、联想、中金、小米等大型企业项目配套。

这套智能供配电系统,在国内率先应用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核心元器件运行数据同步在云端存贮分析,可监测、预测异常并精准定位,让供电“心脏”能“开口说话”。 

最为关键的是,这套智能系统有一个前瞻性设计——为接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预留了功能空间。  

此次绿氢制储系统,正是基于这一前瞻通道展开的产业化探索,为产能不断提升的清洁能源寻找可持续、稳定、安全、规模化的转化储存解决方案。

“外有产业风口、内有技术储备,绿氢项目快速推进。”何贤伟透露,除直流供配电系统外,碱性电解槽、气液分离、气体纯化等绿氢产线关联设备正加速安装配套,预计年底可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