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行业资讯
榆林化学乙二醇产量首破百万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582次 更新时间:2023-07-31

烁日流金,夏山如碧。在这热火朝天的时节,榆林化学迎来了一个同样火热的消息,自今年1月至7月末,榆林化学产出乙二醇产品超100万吨。

据悉,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以下简称:180工程)于202298日实现首台气化炉投料一次成功,30天实现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产出聚酯级乙二醇产品,48天实现全系列第一次满负荷运行,创造了同类项目从土建开工到满负荷运行29个月的工程建设新纪录。

今年以来,榆林化学以精细管理为抓手,从统筹协调、数智工厂、降本增效等多个维度,不断压紧压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强化提质增效,实现生产运行情况稳中向好,产品产量迈上新台阶。

统筹协调,煤炭保供促生产

“榆林化学公司一阶段工程占地16.4平方公里,每日清洁转化约1.7万吨煤炭。”生产部蔡永宏介绍道。

面对这座巨大的“智造之城”,如何维持正常运行成为重要一环。公司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通过配置小保当和曹家滩煤炭资源,持续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合作成果,顺利解决“智造之城”后备资源短缺难题。

一直以来,铁路运煤作为公司最主要的原料供应手段,但今年年初,受供应煤矿检修及铁路分段检修的影响,铁路运煤困难重重,原煤库存甚至一度低到红色预警线,这也成为180工程稳定高效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面对生产装置濒临停运压力,公司第一时间集中资源、统筹协调,及时疏通原料准备环节,不断优化煤炭运输结构,充分发挥专用线、自备车优势,构建多种运输方式互补发运新模式。同时,集中各方力量全力协调汽车运煤,挖掘汽车运煤潜力,最高日进煤量突破2万吨,成功解除公司原料供应危机,为后续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伴随着温度升高,库存增多的现状,储煤仓极易出现煤自燃现象。公司结合煤炭存储及消耗情况,编制料场管理规定,并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明确库存存储标准,制定相关处理程序及存煤自燃应急预案,安排相关人员实时监控温度,实现从根本上消除自燃隐患,确保煤炭供的上、存的住、用的好。


数智工厂,生产管控提效能

“以数字孪生为基础,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模式,实现安全、生产、设备、应急等全要素信息化。以智慧物流为基础,构建涵盖计划、执行、库管、核算、销售服务等一体化应用系统,打造数字供应链建设国家试点单位,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会民在2023年工作会暨安全工作会上讲道。

今年以来,榆林化学在139”智能工厂的基础上,先后投入使用AAS系统、物流管理、安全巡检系统等平台,实现了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等环节集成优化和智能管理决策,形成了设备互联、数字互享、系统互通、业态互融等发展新业态。

巡检数据自动上传,减轻了巡检记录负担,数据定向推送便于专业工程师进行统计分析,发掘根本原因,做到防微杜渐。公司智能巡检仪、无人机等5G设备先后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为班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记录提供了“利器”。此外,公司利用无人机变焦广角相机、激光测距、扩音对讲、红外测温、画面实时监控等功能,不断加强对生产装置内高温高压、危险化学品存储区域巡检,其巡检时间由原来的半天缩短至半小时。同时无人机可深入现场,实时回传场景和温度变化,让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并上报,为救援决策提供最直接的判断。

此外,公司基于平台及5G专网建立,打造生产管理和过程控制MES平台,通过集成流程图监控、生产装置监控、线上交接班、数据自动采集等功能,整合“生产、安全、环保、质量、销售”等信息资源,以智能化实时数据为依据,将试车信息及时共享,甚至提前判断运行问题,大大缩短生产数据的传递周期,做到工厂数字化、管理精细化,形成生产管控新模式,实现“数据力”与“战斗力”真正接轨。

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增效益

在稳定高效生产运行的基础上,公司上下牢固树立成本管控理念,不断提升经营质量,主动寻求降本增效突破口,以国内外一流化工企业为标杆,不断挖掘装置潜力,克服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偏差,持续探索优化工艺,建立降本增效长效机制,挖掘管理潜力和节支空间,确保“四位一体”大成本分级管理体系落地落实,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软实力”,产品产量稳步提高,运行周期持续提升。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乙二醇产品生产成本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下降14.18%;上半年乙二醇产品平均单位生产成本比年初预算成本降低约20%

此外,公司统筹管控战略成本、制度成本、企业成本、产品成本,严控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狠抓原辅料管理、备品备件管理和检维修管理,畅通各级管理人员沟通渠道,制定降本增效量化指标,将成本消耗及产量同绩效考核相结合;组织召开经营分析会,全面分析总结,将各个工厂分为独立经济单元,逐级分解、层层压实,实现生产成本最优化。

在抓好生产组织的同时,公司加强产、销、储、运统筹协调,不断打通生产经营堵点、卡点和断点,全面畅通生产经营整体循环,助力产能有效释放。同时公司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精算账、算细账,努力从“指缝间”抠出“大效益”。针对粉焦、细煤粉、液氮等中间产品,公司实行优先内部供应,其液氮的厂内转送,较以往采购及运输费用降低78.44%,预计年节约600万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榆林化学将继续坚定“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的信念,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全面对标找差,狠抓降本增效,推动生产效能持续提高,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指标,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