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工行业两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全球新冠疫情和原油价格暴跌,国内密集出台的新基建投资,有助于巩固化工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截止2017年底,整个山东地区分布着超过40家的地炼企业,总炼油能力在12410万吨,占到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0%,地炼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占到全国的8%。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以及煤制芳烃等诸多项目蓬勃发展,在诸多煤化工项目中,由于技术相对成熟,成本竞争力较强,煤制烯烃的发展最为迅速。2010年,随着神华包头装置投产,煤制烯烃项目投产大潮就此开启:2012年大唐多伦46万吨/年烯烃装置投产,2014年宁夏宝丰一期60万吨/年装置投产, 2015年蒲城清洁能源68万吨/年装置投产,而全球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中天合创137万吨/年装置也于2017年顺利投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已投产运行的煤(甲醇)制烯烃装置23套,烯烃产能超过1300万吨/年,而未来几年这种增长态势将得以延续,预计到2021年新增产能超过1400万吨/年,届时煤(甲醇)制烯烃总产能将超过2700万吨/年。
然而油价一跌再跌,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如此低位,随着一大堆在建项目投产,煤化工压力大增。目前山东省都布局了哪些大乙烯,会对煤化工行业形成哪些冲击?
1、巨无霸之山东裕龙岛石化有限公司
2019年山东省政府与地炼行业10家企业签订产能整合转移协议,计划整合转移产能2790万吨,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提供了产能置换条件。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和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推进远景设计6000万吨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
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2套150万吨/年乙烯装置、200万吨/年对二甲苯及配套聚乙烯、聚丙烯、芳烃等装置,总投资1278亿元。
在前期规划中,山东裕龙岛炼化项目设计2套20万吨/年LDPE,110万吨/年HDPE,270万吨/年聚丙烯。
2、科技创新之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拥有自己的海外生产基地--匈牙利BC公司,在北美设有技术中心,并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公司和办事处。
万华化学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680.51亿元,同比下降6.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30亿元,同比下降34.92%。
万华化学乙烯一体化项目是国内第一套以丙烷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裂解产品包括100万吨/年乙烯与52万吨/年丙烯,另有120万吨/年乙烯在环评中。
万华化学35万吨/年HDPE(Hostalen ACP)、45万吨/年FDPE(Unipol)、30万吨/年PP(Spheripol-Ⅱ)计划于2020年三季度陆续投产。
3、炼化升级之东明石化
东明石化已成为国内炼油规模最大的地方民营炼油企业。2018 年1 月,东明石化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2019 年1 月20 日,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等骨干化工企业参与筹建的“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正式挂牌。
东明石化在建的恒昌化工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于三季度建成。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美国利安德巴塞尔工艺,是我国首套能够同时生产无规共聚和抗冲共聚高端聚丙烯产品的装置;拥有高端聚丙烯产品牌号168个,其中9个牌号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可广泛用于高端医疗器械、高档汽车配件、高端家电、高性能管材、食品级包装等领域。
2019年10月15日,东明石化集团网站发布了“山东劲海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前全文公开”。项目主要建设45万吨/年轻烃装置、40万吨/年HDPE装置、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MTBE/丁烯-1装置、21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及其配套设施等。
4、东营升级
东营将建设1000万吨炼油装置,适时建设二期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5、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一期项目所包括的9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装置、48万吨/年橡胶高分子生产线以及60万立方米丙烷洞库项目。
6、京博石化
博石化建设6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树脂。
7、齐鲁石化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与淄博东部化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山东齐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拟用名)共同建设25万吨/年聚丙烯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张店。
8、海益精细
淄博海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碳三综合利用项目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5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1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降低、煤炭价格也跌到500元/吨以下,国内聚烯烃成本进一步下沉,聚烯烃价格成本会不会下沉到4000-5000元/吨呢?煤化工生产企业遇到运营挑战。在这样的状况下,原计划于2020年投产的100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还可以如期吗?
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现代煤化工行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为避免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目前陕西现代煤化工企业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寒冬”。
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减轻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压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制定了36项增收节支应对措施,包括有序组织生产销售,调整优化工艺参数,深挖降低成本潜能,积极努力开拓市场,实施消缺技改等,确保企业在特殊时期健康持续发展。该公司加大了煤炭、石脑油等集团内部原材料采购比例,降低原材料成本;与大唐延安电厂达成直供电协议,与延安供电公司协商降低基本电费,这两项措施每年可节约成本4000万元;探索化工“三剂”、备品备件国产化替代方案,其中MTO装置逐步更换国产催化剂,双烯收率可达到33.5%,预计全年可提高效益1亿元。此外,该公司还紧盯聚烯烃市场走向,及时开发、排产性价比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新产品,提高产品创效能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