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资源环境、系统消纳、补贴运维等难点痛点,亟需互联互通的新能源业务管理和服务平台,连接新能源产业链所有相关方。
国家电网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趋势,主导建设新型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新能源云平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和“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开放服务体系,为促进新能源发展、推动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新能源云接入新能源场站超530万座、装机8.6亿千瓦,服务各类企业1.6万余家。平台汇聚风能太阳能、生态红线、地形地貌、土地性质等资源数据,辅助开展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和风光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为规划编制和建站选址提供参考;平台提供新能源发展与消纳、场站运行出力等信息资讯,在服务社会大众、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等方面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深化应用新能源云,全力服务甘肃“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并网,大幅缩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业务办理时长;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新能源云跟踪重要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进度,有序推进并网申请、合同签订以及并网验收各环节工作,为新能源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并网等提供全流程线上服务。
此外,新能源云还可以滚动计算分区域、分省份新能源消纳能力,预测年度及中长期的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新增消纳空间等指标,引导新能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促进新能源发电量和利用率齐升。
2023年4月,国网华北分部组织开展了京津唐电网“十四五”“十五五”新能源消纳分析集中工作,基于新能源云平台科学搭建与实际运行情况更加吻合的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开展了 2025年、2030年京津唐电网新能源消纳利用率测算,支撑提出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的综合措施。
新能源云涵盖风光资源、开发规划、电站建设、接入并网、补贴结算等新能源产业全寿命周期环节和上下游全链条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新能源行业涉及规划、建设、并网、运行、交易、补贴、结算等多个环节,其中补贴环节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意义重大。
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云累计对外公布44批补贴项目共计超4.5万个、装机超2.1亿千瓦。这些新能源企业经新能源云补贴申请及确权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格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地方相关政策申请绿色贷款,扩充运转资金。
据了解,除了补贴申报业务流程外,新能源云还提供相关辅助服务,如汇聚风光储氢新能源全产业链图谱、产业集群分布及产能分析,支撑新能源产业链规划布局;新能源发输用储全过程数据信息,包括新能源发展与消纳、保障性收购、场站发电出力、政策技术等,为各级能源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及资讯服务;还有电价百科归集各省各区域燃煤基准电价、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信息对外展示,方便发电企业用户查看历年上网电价与补贴信息。
2022年以来,河南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位,2023年进一步跨越至“月增百万千瓦”新常态。在装机规模快速增加的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企业和用户不了解电力供需形势。2023年10月2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依托新能源云开发建设的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计算结果以乡镇为单位呈现红色、黄色、绿色区域,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接入、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各类公众选取分布式光伏接入区域提供参考。
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实现公司“双碳”贡献力监测分析,推进公司各级单位办公楼宇绿电消费全覆盖,助力公司碳管理提质增效。
新能源云浙江湖州碳中和支撑服务试点,以测、评、用、治为导向,对煤、油、气、电等39类消费数据和经营数据进行定期智能归集后进行统计与核算,创新构建“碳效码”智能对标体系,一码显示企业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及碳中和进程。基于新能源云碳效评价,湖州供电公司为用能企业开展“供电+碳效”服务,帮助企业优化用能方案,并可获得政府部门给予企业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
目前,新能源云“碳效码”已推广至浙江全省,覆盖全省41个行业、4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助力企业获得绿色金融贷款650亿元,促成绿电交易18.6亿千瓦时;累计节约用能2.4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
在天津,宝坻区九园工业园区和小辛码头村分别依托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和绿色乡村旅游被称为“一园一村”。新能源云天津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接入了九园工业园区181家企业和小辛码头村88家农户的能源消费数据,通过全时、全景、全流程的动态碳排放监测,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和乡村生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