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气化厂事故一出,全国哗然,这家抓安全管理“名声在外”的企业,随着一场事故走下神坛。一时间网上议论不断,矛头指向安全管理的形式主义,安全立榜样树标杆行为也被描绘成形式主义的东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安全监管、安全管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国内的各类事故中饱受诟病。
我们可以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从政府、行业到企业对化工安全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是不争的事实,也成就了化工安全形势十几年的持续稳定,十几年来的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也是一路下降。
但近几年化工行业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这说明,面对我国迅猛发展的化工行业,面对专业性、复杂性、系统性极强的化工生产,仅仅靠决心,仅仅靠开展形式上的安全管理,仅仅靠安全管理人员抓安全,就像“义马气化厂对政府的监管要求是重视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双体系建设程序较为完整,应急演练也尽到了相应责任,政府相关部门、业内专家此前对义马气化厂的管理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给予了认可。”诸如此类,是无法系统性地避免风险,避免事故,无法保障化工行业的安全、环保、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保障化工安全生产,不仅要靠安全专业管理,更重要的还是专业安全管理,要厘清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的异同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的概念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安全不是作为一项技术专业来看待。主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仍停留在“监督者、执法者”的定位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召集安全会议、调查事故、发放许可、巡查现场、考核、迎接监管等。高校安全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庞大的需求面前如沧海一粟,在研究机构或中介服务的,勉强还能发挥些专业特长;进驻企业的,短期内会被企业管理氛围同化,自觉走到了“监督者、执法者”的角色定位中。
国内企业中安全专业队伍多为半路出家,且企业基本处于严格监管阶段,安全专业队伍“执法者”的身份被进一步强化。涉及安全的报道出现得最多的字眼是“严格”“坚决”“杜绝”等,完全没有当成一个技术专业来看待。抓好“睡岗、劳保、安全带”三件事,成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技能之一。“干安全,门槛低”,成为国内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共识。企业眼中的技术人才,通常指工艺、设备、电仪等专业技术人才。大家普遍认为安全专业没有什么技术存在,做好安全资料,沉下身子去现场、黑下脸去处罚,就能胜任。安全管理人员普遍职务不高、权限不够、定位不准、技能不足,往往成了最佳“背锅侠”。
专业安全是每个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关注的是从资源输入到产品输出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而不发生偏离的技术方面限制。包括了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设备的机械完整性、原料的性能、转化技术成熟度、周边环境的影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等。人、机、料、法、环、测几个方面,都是专业部门在控制。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_T 3034-2010 中,要素分配按下表分配更为合理。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由专业部门完全主导的要素有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危害分析、操作规程、试生产安全审查、机械完整性、变更管理。这其中,安全部门提供培训、指导服务。由专业部门和安全部门共同主导的有培训、事故管理。主要由安全部门主导的只有作业许可、应急管理和符合性审查。这三项要素同时也离不开专业部门的参与。
由此可见,专业部门需要承担的职责,在整个化工过程安全中占比更高,更为重要。近年来,因过程安全导致的事故频发,响水事故是对暂存危废信息不全,危害分析不足。从官方发布的义马事故调查分析看,是机械完整性出了问题。这些都是专业安全应该承担的责任。
2.专业安全和安全专业的管理现状
国内不乏研究安全专业的学者、专家,多年来为安全领域发展呕心沥血,对待企业安全人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往往忽略了几个方面的现实问题。
第一,是国人的权责观导致,出了问题一定要追到一个责任部门,或者大家一起下水。企业里同样是部门,安全部门只监督,不干活儿。安全出了事,不找你找谁。
第二,“上智下愚”的传统理念无法改变。良好的安全绩效应该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但不考虑企业文化土壤,不考虑行业发展现状,不考虑员工能力水平,“何不食肉糜”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三,忽略了系统性的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管理的要素很多,只有某几个要素做得好,不是真的好。木桶中的最短板,决定了安全绩效的最高水平。就义马气化厂而言,其安全绩效即使真的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最起码冷箱的机械完整性(发生泄漏)是出了问题的。
第四,决策层的官本位和功利性。我们在不断学习西方安全管理模式,但往往选择性地学习容易学的、愿意学的,学表面不学实质,将企业安全干成了政绩工程。如:学习了安全目标管理,企业的安全目标立刻都是零事故,还都能如愿完成。学习了OSHA统计方法,企业的百万工时损失率立刻就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缺少基础调查、缺少统计方法、缺少分析数据,安全绩效靠报表、靠报告。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安全人面对复杂的内忧外患的职场环境,同时承担了过多的专业安全责任。企业领导层把主要的安全任务指派给了安全部门和安全专业人员,包括安全计划的实施,或计划的监督执行,虽然这些应该是专业部门和属地单位等直线组织的职责。这也进而造成了专业部门认为安全工作就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和他们的关系不大,因为领导是这么安排的。
专业部门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去确认并找出那些不安全的状况,将专业的风险管理交到了不专业的人手里。专业部门不再学习事故致因理论、风险分析方法等安全知识。专业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变更管理等流于形式,依然靠经验、靠运气推动自身专业工作。刚刚转行的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对自身职业定位不清楚,以前怎么干,现在接着干,稀里糊涂成了接盘侠。
3.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如何共同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优秀安全绩效企业的做法和理念中,安全部门是企业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的关键部门,由企业技术最优秀的成员组成。他们了解整个工厂的体系运作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为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是领导层的顾问、参谋;为各级执行层协调各项安全事务、解释标准和法规,帮助其完善操作程序、作业规章等,是各级执行层的协调员、资源库;为操作层提供风险分析方法、应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是培训师、引导员。安全专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能力要求非常高。企业怎么做,才能发挥安全专业和专业安全的作用呢?
首先,让技术最优秀的人去做安全工作。安全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职安全人员应该也必须是技术、经验、技能和知识最丰富的人员,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让优秀的技术人员去做安全工作,让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领域里的安全技术培训,让现有安全管理人员钻研安全技术。提升安全队伍人员技能的同时,保障他们的待遇,让从事安全工作的人有平台、有追求、有干劲、有信心。
其次,关注“不干错”和“干不错”。让安全专业把精力放到“不干错”上,引导企业决策层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在领导力、资源保障、全员参与上下功夫,培训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的理念、意识、技能、习惯,逐步配置企业安全文化,让全体从业人员知道为啥干、怎么干,从而实现“不干错”。让专业部门更多关注“干不错”,从保护层的洋葱模型入手,加强本质安全设计,逐步提升企业事故主动防御能力。相信人是一定会犯错的,做到即使工人犯错、失误甚至违章,都不会发生灾难性的事故。
另外,加强安全组织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借鉴中石化等央企经验,在安委会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分委会,开展具体的专业安全事项,鼓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安全活动。加强对专业部门的安全考核,设置专业安全绩效指标,使其作为薪资分配、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大力培养专家型的专业安全人员,及时识别专业领域内的大风险,治理专业范围内的大隐患,遏制专业范围内的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