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将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储层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万吨。这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出了一条新路。
该示范工程位于珠江口盆地,距香港东南约19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1油田群开发的环保配套项目。“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伟介绍说。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产出地面。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适应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油藏、钻完井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发了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表示,恩平15-1油田群碳封存项目的启动是中国海油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的重要举措,公司将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勇当碳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先行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海油推动全产业链节能降碳
“‘十三五’期间,公司实现节能量132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317万吨。‘十四五’期间,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全产业链节能降碳。”在2021年全国低碳日来临之际,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向全社会作出节能降碳承诺,自觉担起央企的社会责任。
从探索建立低碳发展管理体系到研究编制“双碳”实施方案,从率先实施低碳源头管控到推行全过程低碳管控,从单一传统油气到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转变……中国海油始终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的原则,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扮靓美丽中国。
实施源头管控
自2017年起,中国海油在国内率先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并将其作为项目投资建设的前置条件。碳排放不合规,项目绝不开工。
截至2021年5月,中国海油对涉及油气开发、石油化工、发电等多个领域的60余个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碳排放评价,通过碳排放影响评估,从项目设计源头推动节能减碳措施落地,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
强化过程减排
以全产业碳排放最低为目的,中国海油打通上中下游企业界限,实施绿色产业生态链工程:中海化学海南基地加强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利用,将含二氧化碳的天然气作为甲醇、氮肥原料;
海南东方化工开展系统能量优化,统筹园区内的各厂公用工程,实现片区内油气生产、炼油化工、化肥等各板块企业的能源供给和消耗的优化联动;
气电集团实施LNG接收站冷能资源开发,在广东、福建等地发展冷能发电、冷能空分产业,其中,海南片区蒸汽资源区域优化项目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
推动末端治理和利用
对于上游油气开采业务,渤海南部、南海东部和南海西部等区域的油气田正在逐步实现火炬零燃烧,大幅降低甲烷外排量。
对于下游炼油化工业务,中海炼化舟山石化利用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减少甲烷泄漏排放80%以上。2020年,在惠州石化等基地实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13万吨,恩平15-1油田正在实施国内首个海上二氧化碳规模化封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