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士说计算企业碳排放是“劳民伤财”,那碳管理行业是不是就可以“就地解散”?
作者:化小北 来源:低碳老汪 浏览次数:1519次 更新时间:2021-09-28
最近某位院士关于“碳中和误区”的文章火了,这文章怎么说呢?看起来比较唬人,但如果真深究里面的逻辑,就会发现到处都是漏洞,光是标题炮轰“经济学家”没有“数字概念”就足以把人唬个机灵。经济学家没有数字概念?你信吗?
不过毕竟人家是院士,我也不敢多说什么,但完全不说吧,又总觉得心里痒痒,所以决定捡一个不痛不痒的说,来聊一聊这位院士说的“劳民伤财”的企业碳排放核算吧。
在这位院士的演讲中,提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个人跟他说在做企业碳核算,说这是一个大产业,他就说人家是劳民伤财,理由一是碳中和是个宏观问题;二是一个城市的碳排放算个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碳排放,加上耗电导致的发电端排放就可以“估算”出来了。而且他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算法都是先折算成标煤,再用标煤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的(读者可以去反算一下它用的系数)。
其实但凡在碳圈混了超过一个月的人,在看了这种说法后,基本都可以呵呵以后就划走了。奈何在碳圈混了超过一个月的人基数还是太少太少。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太多太多,一看这种豪气冲天的发言,就直呼内行,然后奔走相告,大呼终于有“讲明白的人了”。
那可不?外行人跟外行人讲,讲的肯定都是听得明白的内容。
暂且不说我国的碳中和是指全温室气体的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只占温室气体总排放的75%左右这个大漏洞。
即使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也不是简单换算成标煤,然后就乘以个系数就完事的。不同的化石燃料,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其碳排放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这还没考虑非能源类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水泥行业只考虑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那比实际二氧化碳排放要少一半以上。
要真按照这位院士的说法,那么全球100多位顶尖科学家编制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搞的一系列碳核算标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5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以及近期发改委密集开会讨论碳核算的优化方案岂不是都在“劳民伤财”。全球都算一个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标煤量,然后乘以一个系数,然后碳排放计算就大功告成?你信吗?
再说一下这位院士说的“碳中和是一个宏观问题”这个论点。关于这个论点,他并没有详细阐述怎么来的,只是作为论据来证明没有必要研究如何计量企业碳排放。所以我的理解,大概就是他认为碳中和就是政府层面的事情,企业就别瞎掺和了,所以是个宏观问题。
其实呢,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不可行,通过行政手段直接限制化石燃料使用,然后国家统筹建设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能源体系,然后其它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以污染物排放管理的方式,强制由生产企业处理,这一套操作下来貌似也能实现碳中和。
然而,国家的碳中和走的是市场化路线。
所谓市场化路线,就是把企业碳排放大户给圈起来,然后逐渐减少这些企业的排放指标,直至零排放。至于企业怎么去减排,由市场说了算。在这种碳中和路径中,实施碳中和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在通过以碳市场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将来几乎所有的高排放企业都会参与碳市场,届时每个企业的每一吨碳排放都将变成碳资产,这些企业如果连自己的碳排放数据是多少,那他们还怎么减排?亦或者是都按照某院士所说的方法估一个数就行,那整个碳市场还怎么交易?
事实上,该院士说的化石燃料折标煤再乘以系数的方法,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官方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标煤是能量单位,其实并不能跟碳排放直接挂钩。之所以有这种说法,就是为了让不清楚碳排放的人对企业排放有个大致的了解。
而这个系数怎么来的呢,我国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门槛为1万吨标煤或者2.6万吨碳排放,这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并没有说单位换算就是1万吨标煤等于2.6万吨排放。但还真有些人就把这句话理解成了2.6就是标煤和碳排放的转换系数。
这个2.6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标煤的碳排放计算因子啊!以后请不要问一吨标煤等于多少碳排放这种问题了,不然一下就外行了。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超过8000家企业在严格按照我国发布的25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在计算碳排放,没有一个核算指南的计算方法是按照这位院士的说法来算的。而且每年政府都会“劳民伤财”地花纳税人的钱找核查公司去核查这些企业碳排放的真实性。
不仅如此,对于已经参与碳交易试点的集团性公司,都会“劳民伤财”地设立专门的碳核算和碳管理部门,这些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企业的碳排放像公司的财务数据一样梳理得清清楚楚。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企业的碳排放就是钱。
我们再回到这位院士前面讲的故事,他有个朋友在专门研究将来怎么去计量各个企业的碳排放,我认为这不但不是劳民伤财,还是在提高碳管理整体的效率。
我国当前的核算指南多而繁杂,现在的核算、报告和核查基本靠人力,这是非常高耗而低效的,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提高效率,降低花费。
除此之外,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非控排企业也在开始计算并管理自身的碳排放,这些企业大多是各行业的龙头,有着复杂的公司架构及管理体系,如果还是单纯靠人力来核算,估计刚算完今年的排放就得开始算下一年的了,根本来不及做管理。
而且这些搞碳中和的企业一般都是对标国际标准,所以在计算时可能还需要同时参照国内和国际标准进行核算。不借助新的工具,管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所以这位院士的朋友说的话其实是对的,碳核算和管理工具是个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