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作为一种以煤为原料的产业,具备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生产能力,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最近发布的一份通知进一步规范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特别要求聚焦于资源富集地、优势领域项目和龙头企业。
首先,资源驱动型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现代煤化工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由于中西部煤炭主产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存在水资源紧张等问题,为了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新建项目必须集中在资源、环境和安全承载力较好的地区。根据通知中的要求,新建项目将重点聚焦于资源供给充足、环境支持良好的地区,以促进产业的集聚化和园区化发展。这种布局将遏制过度规划煤化工项目的趋势,并形成以四大示范区为核心,黄河沿线地区为辐射的区域布局。
其次,煤制烯烃和煤制可降解材料可能成为重点发展领域。现代煤化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碳排放和水资源制约等问题,同时产品竞争力也是一大挑战。相比于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产业链长度较短,产品单一性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未来产业总体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稀缺的用煤指标将集中在具备产品竞争力、可实现补链强链的领域。
根据过去的运行情况来看,煤制乙二醇和煤制芳烃的竞争力较弱,而煤制烯烃是相对具备竞争力的细分领域。在“十三五”期间,国内煤制烯烃工艺经过产业化阶段的发展,推动了烯烃产能的持续扩张。因此,预计煤制烯烃仍将是重点发展领域。此外,煤制可降解塑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细分领域,它在绿色和市场前景上都具备优势,并且审批难度相对较低。
最后,存量及在建项目的稀缺性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资源向龙头企业的集中。由于新建项目审批难度的加大,现有的存量及在建项目变得更加稀缺。以煤制烯烃为例,一些龙头企业如神华集团、中煤集团、陕煤化和宝丰能源不仅具备产能规模的领先地位,而且拥有煤矿资源使得它们具备与大型炼化企业竞争的实力。
在煤炭保供稳价政策的支持下,煤制烯烃的性价比显著提高,存量项目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在建项目同样聚焦在这些龙头企业,像宝丰能源的年产300万吨烯烃项目、中国神华包头二期扩建项目和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等,它们已经进入审查后期或开工阶段,基本不受新政策的影响。当这些项目投产后,龙头企业在规模上将具备更大的优势。此外,通知还鼓励现有产能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上大压小、煤炭用量置换等方式实施新建项目,避免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也预示着行业的兼并重组将继续加速,资源更加向龙头企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