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届长三角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至2023年,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已从64.2%增长至82.7%。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化工新材料在高端技术创新、产品结构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傅向升强调,未来化工新材料发展关键在创新,应突出“四个聚焦”抢占技术制高点:
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巩固、升级产品的稳定性,为高端化工产品产业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聚焦需求量大、应用面广、有较好技术基础的重点化工新材料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攻克“卡脖子”难题,提升高端产品的自给率;
三是聚焦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引领性创新的新跨越;
四是聚焦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集聚化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化工园区为载体,引导推动企业集聚发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建链,继续培育打造专业分工明确、协作紧密、集聚度高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认为,我国化工新材料创新发展应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产业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和配套原材料供应瓶颈,增强自主保障能力。其中,在电子化学品方面,行业应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用光刻胶及关键原材料、5G用关键材料、CMP材料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产品自给率,同时对于湿电子化学品、封装材料等国内已有一定生产基础的产品,进行产品优化升级和规模扩大。此外,行业也要面向科技前沿,积极布局超轻碳纤维预浸料、仿生合成橡胶、柔性基材等未来材料和量子技术,为未来竞争积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