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榆林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煤炭资源储量惊人。预测储量达2800亿吨,已探明储量1490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发展煤焦油加氢产业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现代煤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煤焦油加氢技术取得突破,成为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的关键工艺,众多相关企业崛起,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自2021年12月起,煤化工产业经济效益急转直下,煤焦油加氢产业深陷困境,探寻新的发展路径迫在眉睫。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有力支撑
我国原油资源相对匮乏,进口原油占比高,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70%左右。过度依赖进口使我国原油供应面临诸多风险,经济制裁、贸易壁垒以及运输通道安全等问题,时刻威胁着原油进口安全。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通过煤焦油加氢等分级分质利用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为经济稳定发展筑牢能源根基。
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煤焦油加氢技术打破了煤炭单一发电的传统利用模式,开启了多元化、高附加值利用的新篇章,属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创新模式。借助该技术,可生产符合汽油、柴油、调和油标准的清洁燃料油以及液化气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交通等领域,构建起多元化产品体系,实现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助于培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榆林煤焦油加氢产业发展现状
榆林现有8家大型煤焦油加氢企业,产业规模初显,呈现出诸多亮点。
投资规模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截至2023年底,榆林市煤焦油加氢产能达390万吨/年,约占全国的40%。这些企业投资规模庞大,带动了大量资金投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天元化工、富油能源等企业,不仅自身发展良好,还在税收、就业等方面为地方作出重要贡献。
技术领先,创新能力突出
在技术层面,榆林煤焦油加氢企业成绩斐然。天元化工的5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煤炭资源转化率居国内单套装置之首,荣获多项专利和荣誉;富油能源的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首创或国际领先水平;精益化工首次应用沸腾床+固定床煤焦油加氢组合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这些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领着煤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形成
企业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了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煤炭热解——荒煤气无变换含氧制氢、煤焦油加氢制油——解析气、煤泥混烧发电、煤炭热解——煤焦油加氢制油——油品(包括石脑油、优质燃料油及航空煤油等特种油品)、煤炭热解——煤焦油加氢制油——芳烃”等。通过这些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排放,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燃油消费税政策制约,企业亏损严重
自2021年12月起,税务部门要求煤焦油加氢企业生产的轻质化油品按成品油足额申报缴纳消费税。这一政策使原本利润微薄的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导致企业连续亏损,资金周转困难,资产负债率飙升。以天元化工为例,全额征收消费税前,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而征收后,2023年出现亏损,资产负债率上升。部分企业甚至因不堪重负而停产,严重阻碍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原料供应紧张,采购成本高
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尽管国家对电煤价格进行调控,但煤化工企业原料用煤不在保障范围内。榆林作为煤炭能源基地,煤焦油加氢企业却面临购煤难、购煤贵的问题。上游兰炭企业亏损减产,煤焦油产量下降,加之周边焦油渣加工企业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煤焦油资源的争夺,推高了原料采购价格,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产品竞争优势不足
与石化炼厂生产的油品相比,煤焦油加氢企业生产的油品在环保性上虽有优势,但柴油十六烷值和汽油辛烷值达不到国家标准。在国内石化炼厂产能过剩、原油进口资质放开以及国际油价波动的背景下,煤焦油加氢企业产品竞争力弱,市场份额受限,企业效益难以保障。
工艺复杂,技术研发难度大
煤焦油加氢工艺复杂,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技术难度高。目前,该工艺使用的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欠佳,提氢制氢成本高昂,氢耗高、油品产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堵塞、积垢等问题,装置难以连续稳定生产,油品质量可控性有待提高,技术突破与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突破榆林煤焦油加氢产业当前困境,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可从完善税费政策、保障原料供应、优化产品结构、成立战略联盟等方面着手。
完善税费政策,助力企业减负前行
完善税费政策是助力产业发展的关键。其一,将煤焦油深加工企业列为固废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降低其税负,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其二,国家应在产业目录中清晰区分石油基与煤基油品,明确煤基油品的产品范围、标准及相关政策,为消费税征收提供准确依据,各部门需协同合作,确保政策落实。其三,考虑到煤基产品多处于创新阶段且常作为下游原料,应将消费税征收环节从生产端后移至消费端,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生产环节负担,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具体政策。其四,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税务问题,退还多缴税款并加算利息,核销欠税信息,恢复企业信用等级,解除发票赋额限制。最后,国家应制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煤基油品产业,推动其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保障原料供应,稳定产业发展根基
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需出台支持上游兰炭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强煤炭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对接。鼓励在榆各类煤矿提高块煤产出量,优化块煤转化和供应方式,确保兰炭企业原料充足。同时,开拓兰炭下游新型应用市场,提高其开工率,稳定煤焦油产量。此外,针对部分地炼、土炼油作坊非法采购加工煤焦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市政府应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企业,规范市场。
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煤焦油加氢装置主要产品多为应税产品且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应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依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制定技改方案,调整工艺流程,减少应税产品产出,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坚持油化并举,在提升传统油品质量的同时,开发特种油品及化学品,如对汽油馏分加工生产环保溶剂油等,对柴油馏分加工生产火箭煤油等,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成立战略联盟,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成立煤焦油综合利用战略联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力举措。联盟可整合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成员共同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建立技术共享机制,加速技术成果转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行业技术水平。联盟还可统一组织市场推广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榆林煤焦油加氢行业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榆林煤焦油加氢产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潜力。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保障原料供应、优化产品结构以及加强行业协作,有望突破困境,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榆林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