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重要新闻
对话华昌化工董事长胡波:肥料正迈向技术为王时代!
作者:化小北 来源:中国化工报 浏览次数:724次 更新时间:2023-11-15

去年至今,肥料行业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轮行情冲击。市场的洗礼,在加速改变肥料格局的同时,也倒逼我们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逻辑。

坐落于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昌化工),1970年建厂至今,一路成长,到今日成为拥有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三大板块,新型肥料、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增长极的百亿企业。身处沿海沿江发达经济带,面对资源、环保、成本“三座大山”,华昌化工在化肥产业上的转型探索更具挑战,因而它的成功也更具范本意义。

本期《导报有约·大咖面对面》对话华昌化工董事长胡波。胡波是一名技术出身的“老化工”,1983年便已进入化肥行业,推动或主导了华昌化工的改造、搬迁、上市等多个重大节点工程。今年恰好是胡波投身化肥行业40年,作为行业资深的亲历者和弄潮人,他的洞见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迪。

肥料行业正在发生全方位变化

《农资导报》:近几年我们看到肥料市场的波动明显加大,行业运行不确定性增加,在这背后,预示着行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胡波:当前肥料行业处在变革的转型阶段,行业上下游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全方位的、全链条的。

一是从使用端来看,以前是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现在随着土地流转,种植大户越来越多,他们对肥料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技术落后的肥料过剩,而高效的新型肥料则还不能满足需求。二是从生产端来看,生产企业一方面在不断整合集中,另一方面在进行产业链延伸,开发新产品,开辟新赛道。也就是说,上下游格局都处在变化中。三是从流通环节来看,以批发零售为核心的渠道为王时代正慢慢过去,未来将是技术为王的时代。如果说过去营销很重要,那么未来就是技术很重要。开展技术推广,创新农化服务,还要通过信息反馈把农民的需求传递到生产端,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性指引。

以上诸多因素的汇聚,带来了行业的变化和市场的波动。未来一段时期,这种变化将是常态。

未来将是技术为王的时代

《农资导报》:刚才您提到技术为王,那么就肥料而言,您认为技术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胡波:其实早在2007年,我们就预判到肥料行业即将面临的变革,当时就提出了“中浓度,多营养,功能化”这九字方针,开展了一系列产品研发与革新。事实证明这三个方向是正确的。只有不断研发新产品、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才成为可能,企业也才能不断壮大。

图片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波

《农资导报》:华昌化工很早就确立了技术为王的理念,那么经过这么些年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波:技术为王,这是华昌化工一直坚持的。这些年,我们与很多院校合作,为技术创新提供后盾。比如脲铵氮肥,通过将不同形态的氮进行复合,实现协同增效。我们联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做了很多试验,设计了适应不同土壤和作物的配方。大量数据表明,脲铵氮肥的氮利用率可以提高到50%以上。

再如,我们很早就注意到肥料养分日益单一化的弊端,作物光有氮磷钾营养并不够,还需要中微量元素,这样肥效才能更好,才能改善农作物品质。围绕“中浓度、多养分”,华昌化工推出了很多新产品。这在行业内,同样是肥料发展方向的重要调整。

又如,基于技术为王的考量,华昌化工非常重视农化服务和技术营销。我们多年坚持做试验田、开观摩会、搞擂台赛,以肥效论英雄,而不是单纯依靠营销手段。做这件事其实很难,但我们要坚持。随着种植大户对肥料的选择越来越理性,他们一定会考虑肥料的技术含量和性价比。我坚信这是正确的方向。

肥料保供主力军的成长“密码”

《农资导报》:华昌化工身处东部发达经济区,50余年坚守化肥主业,而且不断做大做强,成为肥料保供主力,靠的是什么?

胡波:与中西部相比,华昌化工在肥料发展上确实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是离资源地远,二是处于长三角比较发达的地方,人工成本高、安全环保要求高。但是,压力往往能倒逼一个企业增强抓住机遇的能力,短板往往也能逆转为一个企业发展的优势。

华昌化工拥有优秀的传统,我们每一代领导团队都想着要夯实企业竞争力,改造、升级、创新的步伐从未停过。我们还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传承,这就是不忘初心,从没有因为行业波动而放弃过化肥。

更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技术创新。华昌化工70多亿元的总资产,产出达到100亿元以上,靠的就是技术。技术为王的时代,如果不注重创新,企业走不长。

《农资导报》:越是行业波动期,越能彰显一个企业的韧性,华昌化工的产业链强在哪里?

胡波:多年奋斗,华昌化工打造了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肥化并举格局。在华昌化工的肥料、基础化工、新材料三大板块中,肥料产量占比最大,但是利润占比最小。即便如此,华昌化工依然将肥料保供当做企业的头等大事,这也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肥料保供的体现。当然,作为企业必须要创造利润,才对股民有交代、对员工有交代,华昌化工的产业优势就在于,能够用其他业务来弥补肥料板块,实现两者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输出产品更输出品牌

《农资导报》:前不久七部门发布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方案》提出,要稳妥推进国际化肥产能合作。作为东部沿海的大型企业,华昌化工有何考量?

胡波: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又能更好地调节国内市场,促进化肥保供。在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农业市场上,华昌化工坐拥水陆交通便利优势,港口年吞吐量高达3亿吨,具有一定的优势。

华昌化工重点拓展的是东南亚地区,当地施肥还比较落后。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华昌化工从一开始就考虑不仅要输出产品,更要输出中国品牌。东南亚市场上的中国肥料并不鲜见,但一直没有中国的肥料品牌,因为中国肥料都是以散装的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

华昌是首批把化肥品牌输出到国外的企业之一。我们派出员工指导当地农民施肥,传授肥料知识。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华昌化工已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培养了一批铁杆用户。东南亚拥有广袤的农业市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肥料行业是“万岁”产业

《农资导报》:从卖方市场到渠道为王,再到如今的技术为王,我们不难发现,肥料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您怎么看待肥料行业前景?

胡波:肥料是“万岁”产业。人类要生存繁衍,就需要蛋白质的供给,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氮元素大多来自于农作物,农作物的氮元素除大豆外都必须依赖肥料的补充,因此肥料是永远需要的。肥料行业将伴随着人类社会一直存在,关键是我们的肥料产品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不断升级。

图片

胡波接受本报采访

《农资导报》:虽然肥料是刚需,但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同时存在,您怎么看?

胡波:过剩的是传统的肥料,农民需要的新型肥料是不够的。我们要把过剩的肥料压缩下去,研发适合农民需求的新型肥料。通过技术创新,让配方更加有针对性,让养分利用率更高,让营养更均衡,让农业生态更绿色。肥料行业新一轮增长的潜力来自新型肥料开发,这个空间还很大,这也是华昌化工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