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重要新闻
【热点】两院院士评选新规!外部同行专家评选纳入!院士制度改革关键年,哪些科学家能成功上岸?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741次 更新时间:2023-11-20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两院院士两年评选一次,奇数年为院士增选年。

20229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会议明确强调,要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2023年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关键一年。

两院院士增选数据

2023531日,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增选通知、增选指南正式发布,明确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为90名。2023831日,中科院、工程院发布了有效增选人名单1238人,包括中科院确认有效推荐583人,工程院确认有效推荐655人。整体来看,中科院院士获选率13.5%,工程院院士获选率13.7%。从近13年的7届院士增选来看,增选目标逐年缓慢增加,有效候选人增幅较快,整体获选率成减小趋势。

国家奖在院士增选中的作用

院士增选是极度依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普遍认为只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且为第一完成人的专家,才能获得院士的提名资格。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者获得高等级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专家,获选院士的概率更大。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未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但最终获选了院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或者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一/二等奖的最终落选了院士。

青塔Pro整理了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2016-2020年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情况:(1)本轮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中,有141人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数占24%。‍(2)本轮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有277人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数占42%。‍‍‍‍‍‍‍在公开的两院院士候选总人数中,共计有33.76%的人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手握至少一项国家科技奖。

2021年至今,国家科学技术奖连续停摆3年,很多优秀科学家错失了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机会。虽然没有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加持,但本年度有很多出色的科学家也成功入围了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哪些科学家、因为哪些成果能够突出重围、成功上岸值得期待。

本年度院士增选重大变化

另外,2023年作为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关键年份,针对院士增选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论资排辈”、“圈子文化”、“跑院士”、拉票助选等问题,如何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发生了较大变化:

1、院士推荐者新要求

院士推荐有两种方式,包括现有院士推荐和学术团体推荐,又以院士推荐为主。为打破“圈子文化”,本年度两院院士增选都特别指出:推荐过程实行回避制度,回避范围为直系亲属和主要旁系亲属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师生关系。

在院士推荐资格方面,本年度做出重大调整,每位院士仅可提名1位候选人,候选人获得1位拟提名学部院士提名即为有效,65岁以上的候选人获得2位院士的提名方为有效。比以往3人和6人的提名要求调整极大。

另外,特别规定,担任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院士,任职期间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

2、院士候选人新要求

党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企业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等技术负责人及所属研究机构负责人可视情况适当放宽。

有以下情形的人员,不得作为候选人:1.有犯罪记录的;2.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受到过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或者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及撤职、开除等处分的;3.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且尚在影响期内的;4.因所犯错误群众反映强烈或者因重特大事故事件受处理处分,影响尚未消除的;5.因品德失范行为受到处理的;6.因严重学术不端和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的;7.存在学术造假行为的;8.在增选中开展请托、游说、拉票、助选、贿选等活动的。

3、评选流程新方式

为杜绝“跑院士”行为,本年度院士评选改变了“院士评院士”的方式,首次采用外部同行专家评选与院士增选大会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外部同行专家盲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跑院士行为。

外部同行专家评选:中国科学院或者中国工程院组织外部同行专家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出的院士候选人经院党组审定后,提交院士增选大会选举。外部同行专家评选工作细则另行制定。

院士增选大会选举:院士增选大会上,参会院士按20%差额对候选人进行投票,选出新增选院士。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须超过应参加增选工作的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方为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各专业学部增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序当选院士。

4、院士增选新倾向    

为打破院士增选学科不均衡的现状,2023年度将院士增选名额明确了学科方向,属于院士增选史的重大变化。

中国科学院:请根据《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确定的领域学科方向进行推荐。推荐工作要坚持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强化满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求并作出贡献的价值导向,注重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着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

中国工程院:要牢牢把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重视被提名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贡献,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和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其科学家精神和学术道德;坚决破除“四唯”,打破论资排辈,不以“帽子”评判人才;要特别关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专家,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家,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关注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关注优秀的民营企业专家、中青年专家和女性专家。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分配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

(一)数学物理学部

1. 数学4名,其中基础数学不少于2名、应用数学不少于1名。

2. 物理Ⅰ(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和原子分子物理等)3名,其中声学1名,3个名额中实验工作者不少于2名。

3. 物理Ⅱ(包括高能物理、原子核物理等)、力学和天文学4名。

4. 量子信息1名。

5. 物理(实验)与光电信息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二)化学部

1.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4名,其中核与辐射化学1名。

2. 有机化学、高分子3名。

3. 物理化学、化工3名。

4. 碳中和化学化工变革性技术1名。

5. 化学生物学和重大药物创制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 基础生物学4名。

2. 医学4名。

3. 农学、生态与进化4名,其中生物分类学1名。

4.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1名。

5. 生物信息与智慧医学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四)地学部

1. 地质Ⅰ(包括沉积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等)2名。

2. 地质Ⅱ (包括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与矿相学、岩石学、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2名。

3. 地理学(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土壤学、生态环境等)2名。

4. 大气海洋(包括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2名,其中海洋科学不少于1名。

5. 地球物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大地测量等)2名。

6. 行星地质环境与探测1名。

7. 地球系统建模及人工智能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五)信息技术科学部

1. 信息Ⅰ(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仪表与传感等)4名,其中计算机理论与人工智能1名。

2. 信息Ⅱ(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名。

3. 网络空间安全1名。

4. 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数理基础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六)技术科学部

1. 材料(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学与冶金学、材料化学与功能材料、材料加工与结构材料、核材料与特种材料等)4名,其中高端装备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1名。

2. 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4名。

3. 工程Ⅱ(包括力学、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土木与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矿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3名。

4. 船舶与海洋工程1名。

5. 医工融合1名(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

(七)特别推荐领域

名额6名,另行安排。

20238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院

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

附: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