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纷纷布局新疆,逐鹿煤化工新的发展周期,主要原因如下:
—— 政策支持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等共同推动中央企业产业兴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多家中央企业签署合作意向书,签约项目众多,预计到2028年投资近万亿元用于新疆地区煤炭煤电煤化工等关键领域。
—— 资源优势
新疆煤炭资源总量约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一,且煤炭价格低廉,准东地区煤价在146-246元/吨区间,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原料。同时,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工程以及准东开发区的水利工程项目,为煤化工产业提供了水资源支撑。
—— 市场前景
从产品需求看,我国对烯烃、天然气、油品等需求旺盛,煤制烯烃每吨利润可观,煤制气可供应浙江、山东、河南等地。从经济效益看,高位的原油价格催生了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截至2024年11月18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0美元/桶以上,给煤化工经济性提供了较好支撑。
—— 产业发展基础
新疆初步构建了以准东、吐哈、伊犁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了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当地在煤化工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如国能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中的煤制油直接液化生产线,将应用全球首个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也实现了煤制气国外催化剂整炉替代。
—— 运输条件改善
新疆铁路已经形成一主两翼的整体布局,北线临哈铁路扩能后运能有望达2亿吨,且正在探索更高效的能源运输方式,如煤制油、煤制气已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实现跨区域输送,降低了运输成本。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煤集团、中国石化等央企,以及广汇能源等民企都已在新疆布局煤化工项目,随着众多项目的推进和落地,新疆有望成为全球煤化工产业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