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随着最后一车焦炭运离生产二区装焦池现场,中沥公司100万吨延迟焦化密闭除焦废气治理项目正式动工,拉开了从旧到新蜕变的序幕。
7月6日,第一炉焦炭平稳驶入焦池,行车启动的瞬间,抓斗精准下探,标志着项目的阶段性胜利
攻坚拆除:在安全与效率间精准破局
该项目原装车系统的拆除工程复杂程度远超预期。这些服役十余年的设备,既承载着员工们的奋斗记忆,更暗藏着钢构锈蚀、管线交错的安全隐患。工程管理部推出“分区拆除、分类处置”方案:先通过图纸核验与现场定位完成原始布局建档,为后续改造筑牢数据根基;再由专业团队分步切断水电连接,对生产管线实施密封防护;最后将可回收钢材、电机等部件规范移送再生利用。面对紧张工期,参建人员开启“5+2”“白+黑”模式,管理人员全程旁站监督,实现零事故拆除。在顺利完成原有行车起重机拆除工作后,针对南侧管线密集区的13根混凝土立柱,工程管理部专项制定“焦池南北侧分拆方案”,仅用4天便完成拆除清理,创下高效施工纪录。
改造升级:以创新加速新生进程
该项目新系统的建设在废墟之上紧锣密鼓推进。从首根桩基施工到植筋基础浇筑,技术团队将混凝土标号从C30提升至C50,在保障强度的同时压缩近半月工期。为赶在生产大修前达标运行,施工队伍实行轮班作业。最棘手的钢结构与行车安装环节,工程团队与设计院反复推演,在兼顾原有管线布局与新系统密封要求的前提下,于南侧狭窄空间内精准完成吊装作业,目前树脂采光板封闭工程已完成80%。
投用见效:智能转型实现质的飞跃
51个日夜的鏖战后,7月6日,第一炉焦炭平稳驶入焦池,行车启动的瞬间,抓斗精准下探,标志着项目的阶段性胜利。经过多轮调试优化,远程抓焦功能顺利实现,操作室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生动演绎着从传统人工操作到智能管控的跨越,这也意味着炼化系统内首套密闭废气治理自动抓焦系统正式落地。
这场蜕变不仅是生产场景的更新迭代,更是中沥公司向绿色智能转型的深刻革新。新生的焦池装车系统已整装待发,正以全新姿态奔赴环保与效率双提升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