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四川川金象与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套千吨级绿氢中和二氧化碳生产全组份航煤“催化剂以及工艺验证”的中试装置,完成核心设备STA反应器吊装就位。这台80吨重的“心脏设备”精准落地,标志着破解航空业碳困局的中国技术向工业化验证迈出关键一步。
航空业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2%~3%,传统航煤依赖石油的格局是绿色转型难点。而该团队研发的新技术,以绿氢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原创系列催化剂与创新工艺,直接合成符合航空标准的全组份煤油,实现“变废为宝”。
该技术已突破三大核心瓶颈:高效催化剂解决二氧化碳活化难题,创新工艺实现“绿氢+二氧化碳”到液态航煤的一步转化,产品性能完全匹配航空燃料标准。十余年技术积累与产业化经验结合,让这项“减碳”变“无碳”的技术进入中试阶段,此次吊装的STA反应器是转化核心,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反应效率。
川金象已规划“三步走”:2026年完成千吨中试,2027年启动5-10万吨级示范,2030年前实现量产。当绿氢与二氧化碳合成的航煤冲上云霄,中国技术正书写全球低碳转型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