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合成氨项目
航天工程6.5MPa、3500吨/日级半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通过鉴定!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681次 更新时间:2025-03-03

2月28日,“航天6.5MPa、3500吨/日级半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

鉴定会前,考核专家组对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航天超大型粉煤气化工程示范项目气化装置进行了72小时现场性能考核,考核各项指标优于设计值。

 “航天6.5MPa、3500吨/日级半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航天工程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于2017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突破,掌握了大型顶置喷流气流床气化反应过程强化、流场调控及放大技术,掌握了高温含熔渣气体热量回收和废锅-激冷部件积灰防控技术;建成单台日处理煤量3500的干煤粉气流床示范项目并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构建了3000/4000吨级系列化产品设计体系,形成更为完整的高水平自主技术和装备体系,引领世界煤气化技术的发展。

鉴定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晓东,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李志坚,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技术委员会主任刘金成,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夏岷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进,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任工程师杨小艳七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形成鉴定意见: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该技术为煤炭综合利用探索更优途径、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促进现代煤化工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技术保障,获得了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已推广到10余个工程项目。

2021年9月25日,日投煤3500吨级(干粉)、6.5兆帕航天炉示范装置在山东瑞星点火投料成功并实现稳定运行。

山东瑞星超大型航天炉为立式结构,规格为φ3800/4400×44800,气化压力6.5兆帕,为大型废锅-激冷型干煤粉气化技术,半废锅流程,即气化室反应产生的高温合成气先经废锅冷却至某一中间温度(~800℃),继而采用水激冷的方式,将合成气进一步降温洗涤。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策源地,自主研发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粉煤气化技术的空白,第一台航天炉被喻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放飞的‘神七’”。

行业首创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全力保障气化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创造了核心装置A级运行时间489天的创造世界纪录,半废锅航天炉已连续满负荷稳定运行超过520天,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该公司累计签约煤化工项目71个,销售航天炉167台套,其中最新技术6.5兆帕气化炉已签约35台,3500吨级气化炉已签约32台;市场占有率超50%,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