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新材料
6万吨项目环评公示!乳酸龙头企业挺进PBAT领域,原因有二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159次 更新时间:2021-08-11

  8月6日,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科技”)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进行环评信息公示。公示日期为2021年8月9日—2021年8月20日。

  仅3.8万吨PBAT拟外销

  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设规模为1条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项目建成后年销售4万吨全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年销售生物降解原料(PBAT)38000吨。PBAT降解聚酯及其制品相当于年产6万吨的PBAT。

  该项目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酯化、熔融缩聚、增粘缩聚等技术,需购置酯化、缩聚、增粘、切片、螺杆挤出、干燥、吹膜、自动包装等先进设备。主要建设聚合车间、干燥车间、改性塑料及制品车间、包装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等设施及配套工程。

  公司曾于今年3月24日发布公告:拟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每年可生产PBAT 6万吨,并与PLA、淀粉等材料共混可进一步生产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和生物降解制品。项目选址于河南省郸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为99.47亩;将采用国内通用的PBAT工艺技术,技术路线成熟。

  乳酸龙头企业布局PBAT原因有二

  金丹科技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产商,乳酸及其衍生物产能为12.8万吨,国内产能占比达41.6%,考虑到公司开工率远高于行业,实际市占率则更高。公司位于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显著成本与区位优势,且拥有完整的、自主研发的高效工程菌种的选育、乳酸及衍生产品的制备、提纯等多项核心技术。其前身是河南省郸城县生物化工厂,于2020年4月22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现已成为国内乳酸行业龙头企业。

  金丹科技此次布局PBAT市场,一是为了丰富可降解材料产品线,二是利用现有的淀粉和募投聚乳酸(PLA)产品进行改性和形成制品,是建立在拥有PLA产能技术的前瞻布局。2020年11月29日,金丹科技发布关于丙交酯项目试车的公告。目前,金丹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能生产PLA关键中间体丙交酯的企业,届时PLA、PBAT产能集中投放,将为改性做好铺垫,改性及制品是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方向。

  7月4日,金丹科技表示,公司丙交酯产品已稳定生产,6万吨PBAT工艺设计已经完成。丙交酯是合成生物基材料PLA聚乳酸的重要原料之一,对工艺要求严格,此前一直是我国聚乳酸生产的卡脖子产品。受制于技术因素,在此之前中国仅有安徽丰原、浙江海正生物攻克了这一难关并且量产,其他国内企业用于生产聚乳酸的原材料——丙交酯主要是从国外进口,生产成本较高,已成为制约国内聚乳酸产业发展的瓶颈。

  同时布局PLA和PBAT,还有谁?

  PLA 、 PBAT 是可降解塑料领域主流产品。除了金丹科技,金发科技也在同时布局PLA和PBAT,此前该公司曾披露,将加快推动新增24万吨PBAT装置的产能建设工作(6万吨/套),其中第一套6万吨PBAT装置已经在2021年一季度顺利投产,且装置各项运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此外,公司将紧密结合国内政策变化的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适时推进后续18万吨PBAT装置的建设和投产工作。3万吨PLA合成项目工程建设进度为20.34%,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投产。

  此外,万华化学也在推进PBAT与PLA协同布局,进军可降解塑料领域。围绕国内大循环,公司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疏通影响国内大循环的瓶颈,挖掘下游的市场增长潜力,围绕PBAT和PLA两种可降解塑料产品,开展原料、技术、性能三位一体的研究。

  PLA技术壁垒较高,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丙交酯的生产。PLA目前是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基和生物降解塑料。PLA制备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是丙交酯开环聚合法。中间体丙交酯的合成和纯化是目前PLA工艺流程中的核心技术和难点,其反应条件苛刻、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是国内企业PLA产能扩张的主要技术壁垒。目前PLA产能主要集中于海外,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正在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试图打通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全产业链。预计未来PLA投产速度将有大幅提升,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在建或规划PLA项目新增产能合计160万吨/年。除金丹科技外、万华化学、道恩股份、中粮科技、安徽丰原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PLA产业链。

  PBAT技术较为成熟,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一体化水平。共酯化(直接酯化)、分酯化和串联酯化是PBAT制备常用的三种方法,国内企业主要采用直接酯化法,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原料利用率高、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但也存在反应体系物质较复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且不易控制等缺点,对产品质量有影响。我国PBAT产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技术较为成熟。随着不断有新的在建产能涌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将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