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老鹰山街道的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施工现场,起重机舞动“臂膀”忙吊运,挖土机正在铲土场平,工人们熟练地绑钢筋、焊架梁……施工现场忙而有序。
▲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现场 张秀云 摄
“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自去年开工建设以来,主厂区‘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75%,主体建筑工程与场平工程同步推进,1号锅炉桩基施工完成80%以上,计划3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力争明年下半年实现双台机组投产。”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公司旗下燃煤发电分公司副总经理罗康介绍。
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是贵州能源集团在水城区投资约198亿元的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该项目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供电煤耗269.97克/千瓦时,优于行业标杆水平270克/千瓦时,同步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设施,总投资金额约65.3亿元,预计2026年12月底全部建成投产。项目配套的8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已于2024年10月26日正式开始平场,预计今年12月达到运输条件。
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是集团公司围绕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打造‘煤-焦-化-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一部分。”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叶建华说,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建设,主要包括2×66万千瓦燃煤发电、200万吨/年煤焦化、264万千瓦新能源三个部分。项目整体建成投产后,将有效强化全省战略性基础性能源的保障能力。
与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同步规划建设的264万千瓦规模新能源项目作为基地的重要构成,一期杨梅龙井1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2024年12月31日并网发电,106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二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前期手续正在积极推进中。该新能源项目通过与火电联营发展,将成为构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0万吨煤焦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焦炭80万吨、煤焦油2.79万吨、粗苯0.88万吨、焦炉煤气2000万立方,全年产值约达19亿元。”在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建设现场,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公司副总经理兼煤焦化事业部总经理江关喜介绍,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的2号焦炉去年底已完成砌筑,为加快实现2号焦炉年内投产,工人们正加紧调试焦炉并安装配套设施。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200万吨煤焦化项目建成投产后,以炼焦精煤为原料生产焦炭、煤气、煤焦油、粗苯等产品,通过焦炉煤气深加工循环利用、焦炭余热回收循环利用、焦炉烟气余热综合循环利用、焦化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煤气中硫及脱硫废液循环再利用,将大大提高当地煤炭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精深加工,让一块煤的“富矿精开”得到生动的阐释。
建设地点: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
建设单位: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备煤、炼焦、干熄焦、焦处理、煤气净化系统,剩余焦炉煤气制天然气(SNG)装置,同时配套干熄焦余热及富氢气发电装置以及储运、公辅、环保、生活办公等设施。建设规模为干全焦200万t/a,焦炉煤气制SNG1.86亿m3/a,干熄焦余热及富氢气发电3.86亿kW·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