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焦化项目
总投资12.47亿元!吉林鑫达120万吨焦化项目推进、进展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594次 更新时间:2025-05-16

5月13日,吉林省政府党组成员金育辉、省政府副秘书长高长波、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有利,吉林银行董事长秦季章、副行长刘铭菲莅临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辽源市委书记沈德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伟国,市政府副市长刘淑梅,东丰县委书记袁学高、县长王东等领导陪同调研。

河北鑫达集团董事长、总裁王全,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凤利、总经理冯爱民、常务副总经理刘占海等领导陪同考察。

吉林省政府党组成员金育辉一行参观了轧钢总厂型钢分厂、炉渣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项目现场等地,了解产线装备、工艺技术、产品结构和环保治理情况。

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爱民汇报了公司环保超低排放改造和进出口贸易情况。他表示,吉林鑫达根据中央、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治理要求,高质量开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降碳行动,目前焦化及干熄焦项目配套脱硫系统和在线监测设施等已全面建成,正着力推进长流程钢铁烟气治理与管控项目,提升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水平,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他讲到,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辽源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部署,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独立承担并拓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目前钢坯与钢材出口业务已成功覆盖沙特、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年度出口贸易总额数十亿元,为全市乃至全省外贸作出了积极贡献。

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凤利表示,省市县各级领导专程莅临调研,解决企业难点堵点,充分彰显了党委政府对吉林鑫达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关怀,更体现出政企双方并肩作战、同舟共济的坚定决心。吉林鑫达将立足地方所指、企业所能,扬长避短、协同发力,持续向新向高向绿发展,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按时完成,更好助推吉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在调研会上,河北鑫达集团董事长、总裁王全对省领导金育辉的到访表示欢迎,对省市县各级政府、吉林银行给予吉林鑫达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他表示,吉林鑫达是集团钢铁“3+2+1”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子公司,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盘螺产品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钢铁冶炼、压延加工全套完备的生产体系,年产值占比东丰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公司坚持技术改造补短板、结构调整强优化、转型升级促发展,自建有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制造高性能钢坯、线材和型钢,产品广泛应用于阳江核电站、沈白高铁、大兴安岭国家石油储备库等重大工程,钢坯今年成功开拓沙特阿拉伯市场,Q235B+B工字钢出口东南亚地区,实现了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他讲到,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环保政策,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加速推进环保超低排放综合项目,清洁运输现已达到超低排放水平。

新建“120万t/a焦电项目”采用清洁环保、全能量、智能换代焦炉,产线配套发电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炼焦废气余热发电,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增加了绿色电能输出。

新建“炉渣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项目”,采用热闷法炉渣处理工艺,引入炉渣热闷加工处理生产线,年可处理废炉渣 50 万吨,炉渣利用率可达100%;处理后的大钢渣、粒子钢、铁精粉全部用作炼钢、烧结原料,剩余尾渣可作为优质的建筑骨料、水泥原料,外销市场前景广阔,真正做到了钢渣“零排放”,彻底解决了钢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丰收。

他表示,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用心用情纾困解难,为吉林鑫达创造了优质营商环境。省领导一行莅临考察调研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在钢铁行业长周期、减量和调结构阶段,吉林鑫达正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实施大规模装备更新、超低排放改造升级、产业链精深化延伸,以“三步走”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推动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希望各级政府、吉林银行对吉林鑫达发展给予更多支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该项目是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为实现企业发展、治理污染、延伸产业链条而实施的重要项目,有助于增强企业燃料自给能力和发展自持实力。

建设地点:位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冶金循环经济产业园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

建设内容:原批复建设内容为新建4座9孔、8座16孔、4座8孔的焦炉,6台72吨/小时焦炉余热锅炉,1台93吨/小时干熄焦余热锅炉,配备2台80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变更后新增1座9孔、2座10孔焦炉,1台干熄焦余热锅炉由93吨/小时变更为88.8吨/小时,2台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由80兆瓦变更为100兆瓦,1套干熄焦装置由180吨/小时变更为190吨/小时。此外,还涉及部分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如拆除1×10m²竖炉,待226.5万吨高碱度烧结矿建设项目建成后淘汰关停1×160m²烧结机等。

项目投资:总投资124,71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

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焦炭总生产能力可达120万吨/年。

配套设施:配备备煤、炼焦、干熄焦、焦炉机械车辆、装煤出焦及除尘系统、焦炉余热锅炉、汽轮机等热力系统,以及变电所、空压站及氮气站等。产线配套发电系统可利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与余热发电,所发电全部用于300万吨钢及炼焦项目配套使用。

项目效益:项目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可解决企业燃料自给自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还能为社会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保措施:1-7号煤转运站、1-5号焦炭转运站等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废气经各自集气装置收集,再经有效除尘设施处理,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表5中标准要求后,通过不同高度的排气筒排放。按照相关规定,该项目炼焦区卫生防护距离为900米,在此范围内禁止新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和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