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甲醇的发展正在提速
近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等上市公司相继宣布了其在绿色甲醇产业链布局的最新动态。
“绿色甲醇作为新兴产业,在新能源产业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孕育,其发展正在提速,但目前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绿色甲醇方面已布局多个领域,但由于成本和技术原因,绿色甲醇大规模市场化还需各方共同推动。
企业竞相入局绿色甲醇赛道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从隆基绿能获悉,隆基绿能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隆基绿色甲醇及相关合作项目签约落地江苏连云港。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计划年产30万吨生物质制绿色甲醇。
“隆基气化法绿色甲醇是目前最环保的‘零碳’能源,该项目利用连云港的港口优势,便于项目原料、产品储运及对外贸易,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和其他生物质,为绿色甲醇生产提供充足原料。”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绿色甲醇是指由可再生资源生产的甲醇,主要来源包括生物质和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如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合成的甲醇。
在环保政策与“双碳”目标的推动下,绿色甲醇的发展正在提速,相关企业也竞相入局。
除了江苏连云港的项目,隆基绿能首个绿色甲醇项目——许昌隆基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已在去年4月份开工。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洮南项目预计将于今年6月份试生产,这意味着我国首个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将投产。据悉,该项目于2024年3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224亿元,规划产能100万吨。项目利用风能和生物质能,打造“绿色新能源+绿色化工”产业链。
2024年12月,上海电气同时获得生物质收储、生物质处理及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生物甲醇ISCC EU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取得从生物质田间收储到绿色甲醇生产全流程ISCC EU认证的绿色甲醇供应商。
风电龙头金风科技日前也宣布,公司已开始提供生物甲醇现货。
此外,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已经布局了绿色甲醇赛道。
下游应用提速
2月18日,国内首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命名交付。该船为中远海控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首制新能源船型。
“绿色甲醇下游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航运、矿山、交通等领域,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的绿色转型。”屈放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航运业是绿色甲醇的首要需求方,尤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欧盟海运燃料条例(FuelEU Maritime)》等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这一趋势。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确定的新目标,在2040年航运业每单位运输活动的平均碳排放量需要降到80%,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加码绿色甲醇,2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建造6艘甲醇燃料动力船舶,这些船舶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交付。
去年8月份,中远海控旗下全资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还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12艘14000TEU型拉美极限型高冷插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预计将于2027年5月至2029年3月之间陆续交付。
目前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已订购25艘甲醇动力船舶。同时,马士基集团等国际航运巨头已启动“绿色甲醇燃料供应链”计划。
此外,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以下简称“达飞海运”)、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在包括上海港在内的中国主要港口,为达飞海运与中远海运未来的双燃料甲醇船队采购、供应和交付船用绿色甲醇燃料。
可以说,绿色甲醇的下游应用正在大幅度的提速。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产业链协同,绿色甲醇有望在2030年前形成千亿元级市场,为能源转型与工业脱碳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