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碳氢项目
焦化巨头“氢”装上阵!鹏飞3000万吨焦化产能反哺,破解氢能车成本死局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920次 更新时间:2025-04-16

在山西吕梁孝义市,一座占地11.62万亩,相当于约10850个标准足球场的氢能产业园,正悄然重塑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路径。

4月中旬,界面新闻实地探访了山西鹏飞集团(下称“鹏飞”),这家曾以煤焦化为主业的民营企业,已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创新与扩大应用场景,打造出了一个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山西样本。

鹏飞氢能产业园项目总体规划包括20万吨焦炉尾气制氢、5 GW风光电制10万吨绿氢、100座加氢综合能源岛,30万辆氢能重卡及配套设备等。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8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800亿元。

“目前,产业园已经形成全国唯一没有依靠政府补贴而纯商业化运营的“气-站-运-车”全产业链示范场景,且实现了盈利。”鹏飞氢能事业部资深经理宋培国对媒体称。但其未透露具体盈利数额。

当前,氢能行业仍然面临早期商业化困境。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成为行业企发展的阻碍。

吕晓芳告诉记者,所以能实现盈利,原因之一是其利用焦炉煤气制氢,发挥了自身产业资源优势,大幅降低了制氢成本。

这是该集团氢能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目前,鹏飞拥有3000万吨原煤生产基地、3400万吨精煤生产基地、500万吨焦化生产基地。

另一重要原因是该公司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对制氢、加氢站建设、氢能车辆生产及运营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把控,有效降低了总体成本。

制氢方面,鹏飞已形成焦炉煤气制氢及干熄焦余热水电解制绿氢两种制氢方式,投运了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

加氢方面,该集团建成投运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其中,北姚加氢综合能源岛日加注量可达8吨,为全球最大单体加氢站之一,还有20余座改造及新建加氢综合能源岛正在建设中。

▲ 鹏飞加氢综合能源岛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此外,“通过规模化生产与应用降低边际成本,以及吕梁当地政府长期以来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吕晓芳说。

吕梁市将氢能视为千亿级产业,目标打造“北方氢都”。当地制氢产能已达7.6万吨/年,投用加氢站11座,全市已推广氢能车辆近600辆,约占全国的10%。政府设立1亿元的专项基金,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当地依托鹏飞、美锦集团两大链主企业,从制氢、储氢、整车制造等方面全产业链发展氢能产业。吕梁氢能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两年全省第一,纯商业化氢能重卡应用场景全国唯一。”吕梁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师晋在会上说。

宋培国表示,山西省内想要实现大规模氢能应用,以现阶段技术水平来讲,还是以灰氢为主。

根据制备工艺及流程,氢气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如天然气、煤炭等的蒸汽重整或部分氧化工艺生产的氢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蓝氢的生产方式与灰氢类似,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进行处理,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是一种完全清洁的能源。

“吕梁的灰氢成本约是8-10元/千克,沿海发达地区,例如广州的成本达到70-80元/千克,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李师晋在会上透露。

区别于焦炉煤气的灰氢路线,鹏飞也在同时布局绿氢项目,主要聚焦风光发电制氢。

宋培国透露,鹏飞在山西省的长治市沁源县开发了一个120兆瓦光伏发电制2000吨绿氢项目,计划今年拿到项目建设指标,明年建成投运。

“另外,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公司今年规划开发建设262.5兆瓦的风力发电制8000吨绿氢项目,及再制15万吨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自治区的建设指标批复,正在办理项目用地审批和开工建设前期手续。”宋培国说。

作为氢能行业下游重要的场景应用,氢能公交车、氢能共享单车、氢能重卡,在孝义街头已不鲜见。

据鹏飞工作人员介绍,氢能共享单车在吕梁市已投用500多辆;自主研发生产的首批百辆氢能重卡于2022年11月在孝义投运。2022-2024年间累计投运氢能源车辆830台。

当前,鹏飞仍以焦化为主业,进而反哺氢能投入。

“鹏飞的盈利主要仍来自焦化业务,”据吕晓芳介绍,但集团转型的决心很明确,利用焦化业务所积累的资金,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