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行业资讯
煤化工要从“自食其力”到“兼善天下”
作者: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浏览次数:2780次 更新时间:2018-01-25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兴起,初衷是为了破解国际油价飙升给我国炼油行业带来的困局。而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却和它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就在企业投巨资建设的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项目相继投产之际,国际油价却急速逆转一落千丈,让火热的煤化工项目冷却到了冰点。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煤化工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产业路径的设计与未来的发展方向。9月27~28日,在银川召开的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与企业代表在谈到煤化工产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时表示,在完全市场成本价格的基础上,煤化工产业想要生存发展下去,精细化、高端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必须转变产业发展思路

    

煤化工企业的噩梦始于2014年年中国际油价的大跌。此后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成为常态,石化产品市场价格也随之降低,直接削弱了煤化工产品的盈利能力。根据多家国内外相关机构预测,随着新能源的兴起,“十三五”期间,国际油价处于50~70美元/桶为大概率事件。而这个价格区间正好是国内多数煤化工项目的盈亏生命线。

    

然而记者通过梳理“十一五”以来我国投产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发现,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工程项目数量虽多,但产品几乎都是初级能源和基础化学品,产品雷同、产品链短、附加值低。在原油与煤炭价格形成剪刀差的形势下,这些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工艺路线长、能源消耗高,工艺技术有待完善,生产运营水平难以与大型石化项目比肩,导致在市场上,传统煤化工产品与石油路线产品相比毫无优势。

    

据了解,目前神华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已投产煤制油项目受到国际油价低迷、成品油消费税过高、生产稳定性差等不利因素影响,短期很难实现盈利。已投产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情形更不乐观。天然气进入管道运输需要扣除一定运输费用、营业税和增值税等,其销售价格均高于当地天然气门站价,且目前已投产的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均未达到设计能力,处于亏损阶段。煤制乙二醇项目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市场需求空间受到限制,生产负荷不高,也难以实现盈利。

    

后市新能源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趋势势不可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挽救一大批已投产的煤化工项目?如何破解尴尬局面,提升煤化工企业的竞争力?煤化工产业如何走出一条不但能“自食其力”而且能“兼善天下”的发展之路?

    “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改变发展思路,重新设计产品路线,向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提升煤基化工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刘延伟表示。

    

他解释说,煤炭的元素基本组成与石油相近。理论上讲,只要是石油化工路线的产品,煤化工几乎都能做,而且在石油化工难以制取的化工品上更是独具优势。这意味着煤化工不能只局限于燃油和天然气这两大初级能源产品,而要向化工原料化方向延伸和扩展。只有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煤基化学品,与石油化工形成差异化发展,煤化工企业才有可能扭转当前不利局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缓解原油对外依存度,从另一个侧面实现对原油的替代,重新获得生命力。

    

“煤化工要转换发展思路了!高油价时,煤化工发展的主导方向是能源替代和多元化;而在低油价下,煤化工战略发展方向就应该转向高端精细化学品,构建一个与石油化工产业取长补短、相互协同、差异化的新格局。传统煤化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是时候向精细化转型了。”一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必须充分挖掘煤的高附加值

    

那么,煤化工的精细化发展之路如何走?在会上,业内专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延伸产业链、靠近终端市场、充分挖掘产品的高附加值。

    

“我国是化工品生产消费大国,但还不是强国,精细化学品、终端功能化学品和高端材料依然是我们的短板。我国每年石油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高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多数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和高端材料。随着航空航天、电子消费品、汽车、交通、建筑等下游产业发展,为其配套的高端化学品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如果在高端精细化学品上有所突破,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将会大大改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这样对记者谈到。

    

“以聚烯烃为例。国际上聚乙烯、聚丙烯下游加工可以创造上百种终端市场产品,但反观我国目前生产的聚乙烯、聚丙烯专用料牌号却很少。以苯为源头的芳烃类产品线也是大有可为,从苯乙烯到聚苯乙烯,从己内酰胺到双酚A,甚至到聚碳酸酯,煤化工在终端市场上可以耕耘的天地非常广阔。”李寿生表示。

    

谈到聚烯烃的高端化,神华集团副总裁张继明表示,通过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技术路线获得的烯烃产品,单体纯度远远好于石油裂解的烯烃产品,更加适合合成高端聚烯烃产品。煤制油还可以分离出α-烯烃,与乙烯、丙烯共聚可以生产出石油化工难以获取的高端聚烯烃产品,如聚丙烯管材专用料、电容膜专用料、聚乙烯汽车油箱专用料、燃气管道专用料以及多样化各种改性树脂等。这些高端产品目前大部分还要依赖进口。张继明强调,煤化工向精细化发展既是煤化工企业的现实需要,也是突出煤基产品特色的一条技术路径。许多由煤化工路线获得的化学品在石油化工上具有不可获取性,充分挖掘这部分产品的价值,可以避免在初级能源与基础化学品市场上与石油化工化学品打价格仗,大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会上,许多代表都提出了自己看好的精细化产品链。比如目前世界上只有壳牌公司、雪佛龙公司等少数公司可以生产的α-烯烃,它是数十种精细化学品和功能化学品的原料和中间体,下游产品应用十分广泛,涉及乳化剂、皮革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防锈剂、织物整理剂、纸张用化学品等。聚α烯烃还是难得的航天军工、汽车、机械工业等领域的高档合成润滑油,产品性能远远优于石油基产品,因而在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高端领域的需求量非常大。

    

即使煤直接液化获得油品这个看似最基础的能源产品,如果能将其精细化特色突出出来,也可以提升项目的竞争力。张继明解释说,煤直接液化保留了煤炭原有的环状化合物结构,煤制油工艺生产的煤油、柴油等具有大比重、高吸热能力、高热安定性、低凝点等特点,能更好地满足军民用航空飞机、航天火箭以及特种装甲车辆的特殊需求,这一点是石油化工路线难以做到的。同时煤间接液化制得的柴油具有十六烷值高和超清洁的特性,可以作为清洁油品使用。

    

就连煤液化后剩余的油渣也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可以分离出高档沥青,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针状焦、高性能碳纤维、碳微球等高端碳素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小”产品,同样可以给煤化工项目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比如针状焦可以作为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的原料;碳微球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而高性能碳纤维的用途就更加广泛,可用于飞机主翼、火箭助推器、人造卫星、飞船、运载火箭和导弹壳体等。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碳纤维由聚丙烯腈制得,2.5吨聚丙烯腈只能生产1吨碳纤维,不仅成本高,而且生产中排放的氢氰酸还会污染环境。一旦煤化工路线碳纤维实现产业化,将为碳纤维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国内许多煤化工企业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精细化是未来煤化工产业的不二之选,也是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所在,纷纷着手在精耕细作上大做文章。作为一家“老牌”现代煤化工企业,神华集团除了耳熟能详的400万吨煤制油外,在煤化工精细化发展上也早有绸缪。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将是神华集团“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也凭借着甲醇制烯烃副产碳四综合高效利用项目积极向精细煤化工转型。

    

必须完成一批技术突破

    

李寿生会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陶氏化学CEO利伟诚对我说过,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基本上是基础原材料工业,离终端市场太远!终端市场产品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应该大胆拥抱终端市场!这段话让我难忘。大胆拥抱终端市场,向中高端发展,不仅是石油化工的发展方向,同样也是煤化工发展方向。而要拥抱终端市场,关键应该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李寿生表示:“我们在烯烃、芳烃差异化和高端化方面的技术还很欠缺,行业要加快开展科技攻关,形成终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的新局面,尽快改变目前终端产品结构雷同的被动局面。”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工作,在煤化工精细化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中科院大化所代表介绍,该院包信和院士团队基于“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铁中心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和芳烃等高值化学品。这项被誉为“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为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的精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煤制芳烃作为五大现代煤化工路径之一,前景仍旧被业内普遍看好。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团队和厦门大学团队以“背靠背”方式,几乎同时在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方面取得成功。他们利用新功能催化剂,实现了合成气一步法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制备芳烃,芳烃选择性高达80%。在烯烃、芳烃联产方面,中科院大化所开发了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联产烯烃流化床工艺(DMTA)。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也开发了苯和甲醇选择性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新技术。

    

除了科研单位在埋头苦干,煤化工企业也开始在精细化、高端化产品上大做文章,致力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神华集团在已建项目的基础上规划了向终端产品迈进的路线图:通过煤气化技术获得“三烯”、乙二醇、混合醇、石脑油等,通过煤直接液化制取“三苯”及高端柴油、航空煤油等。在这些基础原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制取高端聚烯烃、聚酯、合成橡胶以及多种精细化学品。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敏在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集团将围绕清洁能源技术主题,加快4000吨气化炉、聚烯烃改性研究、高端精细化工品、主要化学“三剂”等课题研究。

    

在煤制乙醇项目上,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合作创新模式得到充分的体现。据中科院大化所介绍,他们正在研发的4种煤制乙醇技术,分别处在工业化、工业示范、工业性中试和测线单管放大模试阶段。其中,与江苏飞翔化工集团合作开发的醋酸-丙烯酯化加氢制异丙醇和乙醇技术,于2015年在凯凌(张家港)化工有限公司建成3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并生产出纯度达99.9%以上的乙醇和异丙醇优质产品;与延长石油集团联合开发的合成气制乙醇成套工艺技术,以煤基合成气为原料,经甲醇、二甲醚羰基化、加氢合成乙醇,并在延长石油建成全球首套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与江苏索普集团合作开发醋酸加氢制乙醇技术,将高效醋酸加氢技术与低能耗分子筛膜脱水技术有机集成为一体,于2016年4月在江苏索普集团建成3万吨/年醋酸加氢制乙醇工业示范装置并一次开车成功;与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甲醇经多相羰基化制乙酸甲酯技术,研发出高分散性、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经中试验证,运行稳定性好,完成了甲醇多相羰基化新工艺开发。

    

无疑,这些技术突破正逐渐为煤化工从传统初级能源和基础化学品向新能源和精细化工产品转型开辟新空间。但代表们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已完成突破的技术要尽快推进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尽早在市场上生根开花结果。而当下和未来的人类社会,还有无穷无尽、五光十色、需求很大很急的产品,正等待着煤化工产业实现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