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重要新闻
山西能源转型的“阳煤模式”
作者:王高峰 来源:中国化工报 浏览次数:1116次 更新时间:2019-05-10

       在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治理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能源转型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省更是提出做中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口号。

       然而,有“煤都”之称的山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以及煤炭经济所形成的发展惯性,都对山西省的能源转型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煤炭与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机制,成为当前该省各煤炭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为山西最大煤企之一的阳泉煤业集团,与梧桐树资本公司联合,在产融结合方式上进行着全新的尝试和探索。

       近日,阳煤集团与梧桐树资本、政府引导基金和相关产业方联合发起了梧桐树阳煤智能制造基金,拟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寻找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深度布局未来能源载体,被业界称之为“阳煤模式”。

       据介绍,该基金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由梧桐树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依托国内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合作方的产业资源,整合国内外新能源、储能行业及相关材料、设备、技术等产业链的先进技术标的,以期快速实现先进技术的转化落地和推广。

       就上述创新的发展模式及未来的产业布局,《能源》杂志日前采访了梧桐树资本管理合伙人高申。

       《能源》:梧桐树资本与阳煤集团联合成立智能制造基金,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高 申:山西省目前正在进行能源转型,而能源转型的主体是能源企业,阳煤集团是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业之一,也是世界500强,同样面临着摆脱煤炭为主业的发展模式,寻找新项目和新机会的重任,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各自的优势,进行产业之间的对接,也就是通过我们资本方善于发现投资机会,而产业方又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未来的运营能力,双方合力可以为企业转型找到新的动能。

       这个项目双方从2017年11月开始商谈,当时我们和阳煤集团探讨,未来是面向阳煤集团现有的能源业务,还是面向全新的新能源、新技术并输送新的动能。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们决定在这个时刻把我们所有精力和合作聚焦在新能源,包括储能技术上。

       《能源》:目前基金有哪些重点的投资方向?

       高 申:当前主要关注储能行业、新材料和新能源方向。泛储能行业占的比例会高一些,包括储能材料、储能设备、储能技术和储能的应用场景等。目前我们已经储备了一些项目,其中一个飞轮储能的项目已经到了投资前的论证阶段。

本基金以投资中早期项目为主,早期关注项目团队背景,拟投资3-5家,中期主要以商业模式成熟、市场趋势确认的项目为主,后期项目主要基于产业方需求布局,以拟上市或拟并购等退出通道清晰的项目为主。

       《能源》:为什么会看好飞轮储能这类在储能行业中较为小众的技术?

       高 申:储能的整个行业非常大,技术路线也很多,其中抽水蓄能占比最高,最近两年电化学储能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并不意味着其他技术路线就没有机会。其实储能项目最重要的是看应用场景,比如飞轮储能由于其快速充放电以及使用年限较长的优势,在一些数据中心等场景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能源》:怎么看待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储能行业能够为阳煤的转型带来哪些机遇?

       高 申:我们知道,新能源在新增能源的比例在2015年就超过了传统能源。新能源的增加,其中储能很大一部分的应用除了在用户侧、发电侧,也是配套电网侧的重要场景。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储能技术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我们从资本的角度也看到了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面临的历史性机遇,但在新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和消费环节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技术瓶颈、市场机制的限制,我们愿意牵这个头来做这个事情,持续和我们产业合作伙伴阳煤集团通过产融结合这条路,对新能源,包括储能技术的前沿进行早期的投资和布局,通过这个基金能够达到我们作为管理人获得不错的财务回报,作为我们的产业合作方,协助我们产业合作方实现产业转型的最终目的。

       《能源》:下一步,梧桐树资本是否会将这种合作模式进行推广?

       高 申:本次我们跟阳煤集团的合作也是我们投资过程中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梧桐树资本作为一个相对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投资机构,我们在整个产业投资领域有超过10年的经验,我们很希望通过和阳煤集团的合作,在新能源储能的产业方共同努力下,采取稳健的投资步骤,努力推动技术进步,秉持这样一个理念,多和上市公司、产业合作方、相关专家一起整合一些新能源储能技术的项目和标的,通过产融结合把它们做大做强,也帮助我们的产业合作方实现转型。


       (本文转自《能源杂志》)


报名热线:1581044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