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煤化工产业春风正劲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806次 更新时间:2025-04-02
今年,对于新疆煤化工产业来说,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3月22日,在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能源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新疆加快建设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集群又取得重大突破。
不只是煤制天然气。当前,新疆还有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三聚氰胺、煤制聚甲醛等一批煤化工项目正推进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眼下新疆拟建及在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超500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6%。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优势资源转化,百亿元级乃至千亿元级煤化工项目,正在新疆大地启航。
煤海上再造一个“西北油田”
历时近两年推动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终于有“靴子落地”。
国家能源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准东开发区第一个开工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建构筑物基础施工。“项目建成后,年产天然气18.33亿立方米,大约可满足502.28万户三口之家一年使用,联产1.67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作为车用燃料。”国能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王吉山说。
2023年以来,准东开发区推动新疆天池能源、国家能源集团和新疆新业集团的3个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于2024年全部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预审,并成功赋码。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率先被核准,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正式招标建设。
行业内,通常1255立方米天然气折算成油当量为1吨,若准东6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部核准建设,相当于生产出478万吨石油,如同煤海之上造出一个大型“油气田”。
3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开工(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能准东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的同一天,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举行了复工筹备仪式。伊泰煤制油项目完成上市公司相关审议披露程序后,将全面复工建设。
近两年,国家能源集团在新疆加快布局煤制油气项目,融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其中,位于哈密市的煤制油项目已于2024年落地,项目总投资约1700亿元,年产400万吨煤制油。
以此计算,仅以上5个煤制油气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相当于增加978万吨油当量产能。
数据显示,2024年西北油田油气产量当量达到980万吨。这意味着,仅以上5个煤制油气项目就相当于再造一个“西北油田”。
公开资料显示,以上5个煤制油气项目投资总规模约2400亿元,年消耗煤炭约3500万吨,可直接带动新增就业约1.3万人。在当前煤炭价格逐渐走低的行情下,将煤炭转化成油气产品,带来的工业增长值远高于销售原煤。
目前,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已有两家企业在生产煤制天然气,年产能33亿立方米。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运输,两家企业将煤制天然气销售到浙江、山东等地,实现盈利。受此鼓舞,当前哈密市、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多家企业踊跃规划煤制天然气项目,预计2025—2030年之间,新疆煤制油气项目将迎来投资高速增长期。
发展煤制油气乃战略之举
伊犁河谷的两家煤制天然气企业——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公司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投产。
在伊犁州建设两个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同时,准东开发区也在十年前开展过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工作,拟建设规模300亿立方米/年。
然而,由于当时天然气管道运输费用较高,庆华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就亏损,且连续亏损8年才盈利。受此影响,准东开发区也暂停项目规划。近年来,西气东输管网使用费用走低,再加上天然气价格上涨,新疆两家煤制天然气企业均实现盈利。
同样,煤制油项目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伊泰煤制油项目也曾推动10年左右,累计完成近半投资后,在2023年主动叫停,背后的原因在于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且投入产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虽然煤制油气项目投资规划遭遇波折,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得以提升,煤炭价格处于全国洼地的新疆,再次受到投资商追捧。
同时,政策层面,国家也给予新疆支持。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研究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
“新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表示,发展煤制油气,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举措。
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也坚定了更多企业投资新疆加快打造“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达6664万吨。若今后5年拟建煤制油气项目全部落实,到2030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有望突破1亿吨。在新疆发展煤制油气将重构我国能源版图。
煤化工还要做精做细
煤是优质化工原料。以煤为基,不仅能制出油气,还可制出塑料、纤维等成百上千种产品。
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黑色煤炭投进塔罐装置经过1300摄氏度的高温“桑拿”,再穿越蜿蜒曲折的管道丛林后,变成白色米粒状的聚乙烯、聚丙烯。这些产品销售到下游,可生产汽车保险杠、冰箱外壳、一次性餐盒、医用注射器、口罩熔喷布等上百种产品。
在五家渠市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置“吞”进黑色煤炭后,“吐”出甲醇、液化天然气、BDO(1,4-丁二醇)、聚甲醛等多种产品。甲醇和液化天然气可用于交通能源;BDO是生产氨纶丝的原料,向下游延伸可生产皮革、医药、化妆品、可降解塑料等;聚甲醛被誉为“超钢”或“赛钢”,可用做汽车零配件,替代钢材,让汽车轻量化。
在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露天煤矿内,工程车辆正有序作业(无人机摄)(资料图)。
“十四五”以来,哈密、准东两地成为煤化工投资高地,推动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准东开发区有着我国最大整装煤田,近两年,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落地投资建设32万吨三聚氰胺/年和50万吨复合肥/年项目;山东能源集团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落地投资建设80万吨烯烃/年项目;新疆其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600万吨煤基甲醇/年项目。哈密市煤炭预测资源量约为5708亿吨,占全国八分之一。抢抓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机遇,哈密市正全力推进国能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等8个大型煤化工项目。
我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正当其时。“促进煤炭高效利用,建议新疆进一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工延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秀江指出。
持续延伸煤炭产业链,准东开发区将带动辐射周边县市布局精细化工。“计划与相邻县市合作精细煤化工项目及乙二醇、涤纶等下游项目,实现煤化工与纺织服装产业耦合发展。”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辉说。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伊吾县重点推动的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示范项目,正办理前期手续,推进项目设计。项目建成后,通过低温干馏工艺,可年产提质煤714万吨、煤焦油150万吨、液化天然气77.76万吨、燃料电池氢气2万吨、液体二氧化碳50万吨,最大限度将煤炭“吃干榨尽”。
以煤为基,项目接连上新,新疆正成为煤化工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