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的化工产业在全国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40多年来,凭借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区位优势,化工一直是连云港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开发面积达16平方公里,园区内拥有包括中化集团、日本迪爱生、韩国京仁及全球最大蒽醌染料生产企业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邦股份”)在内的超200家企业,已形成农药、染料、医药、生物化工四条产业链,拥有多个石化和大型造纸项目。
记者近日调查中发现,目前连云港市灌云、灌南两县(简称“两灌”)化工园区的200多家企业,因被要求“停业整顿”,已持续停工了两年多。其间,有些企业整顿完成正打算复工,但因得不到验收而只能继续等待,长时间的连续停工已导致大量企业严重亏损甚至濒临倒闭。
环保事故点燃停产整顿“导火索”
导致“两灌”园区化工企业被长期关停整顿有两大诱发因素。2018年4月,媒体曝光了灌云、灌南及响水化工园区非法排污等环境问题,江苏省环保厅随后下函责令连云港化工园区全面停产整顿;经过近一年整顿后,有几家企业进行了短暂复工。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3月21日,靠近连云港的盐城市响水县天嘉宜化工公司发生“3·21”爆炸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随后连云港“两灌”化工园区再度进入全面停产整顿。
企业多次主动申请复产验收却无下文
从2019年底起,很多企业开始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和领导,希望早日批准复工。亚邦集团旗下的12家企业均位于灌南县化工园区,其中上市公司亚邦股份下属企业9家,是园区内最大的企业。2019年12月17日,亚邦集团负责人和其他几家企业负责人,带了33家企业“恳请连云港市政府尽快开展复产验收”的联名报告,来到连云港市,找到了连云港市委项书记。书记当即向分管副市长指示“按照市委意见,立即开展复产验收”。
第二天,灌南县政府接到市里开展复产验收通知,相关部门来到了相关企业进行验收。一个月后(2020年1月20日)在灌南县政府网上发布了4家企业通过了验收的公示,只待市里最终审核通过,便可以复产。
令人意外的是,县里验收了,也公示了,但企业却迟迟得不到可以复产的通知。更奇怪的是,没有收到复产通知还不算,县里将验收材料报到市里复核3个月后,市里有关部门仅对一个企业进行复核,并提出了再整顿清单。之后,企业又按照要求进行了整顿,并多次申报验收,却再无下文。
矛盾:不完成关闭企业指标不接受复产审核
据了解,连云港市一位政府负责人在2019年4月的连云港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明确要求“两灌”必须把关闭企业的数量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该负责人在文件中还批示,“在未完成关闭企业序时进度前,市政府不接受相关县(区)的有关复产审核的报告。”
这也就意味着,复产工作必须建立在完成关闭企业指标的基础上,完不成关闭企业的数量,即使有企业符合验收条件,也不能复工复产。
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在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明确表示,抓好企业关闭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关闭不达标化工企业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要求复产工作和关闭工作同步推进,不能因为复产工作而耽误关闭工作。
回复中还提到,到2020年8月份,化工园区关闭企业只完成了40%左右,远远落后序时进度。按照前述领导的批示,在完成关闭序时进度前,县里仍不能向市里申报复产审核。
国务院督查组两次指出:确实存在“一刀切”问题
早在2019年12月,国务院督导组在连云港就“两灌”园区企业停工整顿问题督导时明确指出,政府监管方法手段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发生事故或被媒体曝光后,又要求一律停产,虽制定了复产验收工作程序,但实际复产企业很少。目前,“两灌”园区大量企业设备设施长期停工,务工人员大量流失,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据了解,近期江苏省办公厅再次就国务院督导组重点关注问题下发通知,其中对于“两灌”停产的化工企业,要求明确整改验收标准及完成时限,并于2020年11月10日前完成整改。
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顿“回头看”涉及连云港市部分指出:部分地区整治措施简单,担当意识不够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顿,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有的地方采取了全部停产、禁批限批等“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把安全与发展对立了起来。连云港市灌南、灌云2个化工园区企业长期停工,一部分低风险、高效益的企业也未能复工。连云港、盐城两地在解决安全生产历史遗留问题上担当作为不够,国务院督导组交办的信访件反映较多的化工停产“一刀切”问题整改进展迟缓,导致企业、群众反复信访举报。
目前,无论是灌南县化工园区管委负责人,还是市、县两级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均明确表示,他们都希望企业能够早日复工复产,只要企业符合复产条件,一定会立即验收复产。而不少企业则表示,从今年4月以来,他们多次向管委会、县政府等有关部门递交复产验收申请,然而却迟迟得不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