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科技“焦炉煤气补碳转化制乙二醇合成气工艺”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1265次 更新时间:2023-12-11
焦炉煤气制乙二醇技术是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制取合成气,进而合成乙二醇的新型煤焦化工艺路线。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科技”)开发的一种“焦炉煤气补碳转化制乙二醇合成气工艺”,开创性地利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解决了同类技术中存在的蒸汽/燃料耗量高、甲烷转化率低、一氧化碳不足、氢气严重过剩等问题,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并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和技术通用性。该技术也因此于近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第24届中国专利银奖。
据介绍,该技术应用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相较于同类技术,可以减少转化单元20%~30%的工艺蒸汽消耗和25%~35%的燃料消耗,不仅可以消耗工艺系统内部本身的二氧化碳,还可以消纳外部碳源,实现负碳,并可使下游乙二醇装置的产量提高25%~35%。
以一个200万吨/年焦化装置配套5.5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采用该技术后,转化单元的蒸汽消耗下降近30%,燃烧消耗下降2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20标准立方米/小时,同时乙二醇产量可增产33.3%。应用该技术可以为企业减排二氧化碳9.1万吨/年,节约运行成本约2500万元/年,增加产品收益约3600万元/年;同时,其制造成本较石油、煤炭等原料路线低600~1200元/吨,切实实现了焦炉煤气资源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不仅适用于焦炉煤气,还适用于如天然气、页岩气、合成油尾气、炼厂干气等(富)甲烷气体的加工,是一种直接消耗二氧化碳制备工业气体、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手段。
此外,目前东华科技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已经迈入精细化阶段,原料结构可以实现煤、天然气、电石炉气、焦炉煤气或转炉气等碳氢工业尾气多种选择。公司还积极开拓乙二醇产业链相关产品,例如草酸、乙醛酸、草酰胺和聚乙醇酸等技术,以提高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的综合竞争力。据悉,东华科技承担(参与)的安徽省重大专项“乙二醇中间产品草酸二甲酯制备草酰胺关键技术研发”“乙二醇分离纯化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已顺利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的验收,承担的中国化学科技专项“草酸电解制乙醛酸技术研发”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据介绍,该技术应用的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相较于同类技术,可以减少转化单元20%~30%的工艺蒸汽消耗和25%~35%的燃料消耗,不仅可以消耗工艺系统内部本身的二氧化碳,还可以消纳外部碳源,实现负碳,并可使下游乙二醇装置的产量提高25%~35%。
以一个200万吨/年焦化装置配套5.5万标准立方米/小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为例:采用该技术后,转化单元的蒸汽消耗下降近30%,燃烧消耗下降2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20标准立方米/小时,同时乙二醇产量可增产33.3%。应用该技术可以为企业减排二氧化碳9.1万吨/年,节约运行成本约2500万元/年,增加产品收益约3600万元/年;同时,其制造成本较石油、煤炭等原料路线低600~1200元/吨,切实实现了焦炉煤气资源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术,不仅适用于焦炉煤气,还适用于如天然气、页岩气、合成油尾气、炼厂干气等(富)甲烷气体的加工,是一种直接消耗二氧化碳制备工业气体、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手段。
此外,目前东华科技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已经迈入精细化阶段,原料结构可以实现煤、天然气、电石炉气、焦炉煤气或转炉气等碳氢工业尾气多种选择。公司还积极开拓乙二醇产业链相关产品,例如草酸、乙醛酸、草酰胺和聚乙醇酸等技术,以提高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的综合竞争力。据悉,东华科技承担(参与)的安徽省重大专项“乙二醇中间产品草酸二甲酯制备草酰胺关键技术研发”“乙二醇分离纯化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已顺利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的验收,承担的中国化学科技专项“草酸电解制乙醛酸技术研发”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