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技术进展
湖北三宁化工四项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作者: 来源: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浏览次数:2940次 更新时间:2018-02-01



2018年1月27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湖北枝江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项科研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三峡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龚大春,宜昌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凡彬,宜昌市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张翼,宜昌市环保协会教授赵儒铭,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李德江,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战利,宜昌市情报所高级工程师宋建华,宜昌市鑫桥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林忠,湖北鑫桥税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师李芳等组成。


“合成氨间歇气化炉低压蒸汽高效利用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合成氨造气系统夹套锅炉副产1.2MPa低压蒸汽余热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研发出三段显热回收工艺,利用气化炉煤气的显热对气化炉夹套锅炉产生的1.2MPa低压蒸汽进行过热,提高了蒸汽品质。根据造气炉风机的参数和进排汽条件,开发1.2MPa蒸汽拖动造气风机运行的生产工艺,既确保了生产的连续稳定,又实现了1.2MPa低压蒸汽的高效利用。该项目成功应用于年产40万吨合成氨装置间歇气化工段,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合成氨间歇气化炉低压蒸汽高效利用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己内酰胺有机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通过分析己内酰胺废水组成,采用己内酰胺有机废水替代部分新鲜水,通过研究水煤浆浓度、粘度、稳定性等成浆特性,开发出己内酰胺有机废水制备水煤浆新工艺,实现了其热值和物料的充分利用。针对废水中有机物存在一定的毒性和气味等问题,在制浆前增加了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可有效改善制浆过程中的劳动环境,避免气体无组织排放。项目已完成小试阶段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己内酰胺有机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己内酰胺蒸馏釜液不溶物连续高效分离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己内酰胺蒸馏釜液中己内酰胺未得到有效回收问题,研发出了新型旋流分离装置,优化了釜液流量、旋流速度、保温温度、停留时间等分离工艺参数,实现了不溶物和己内酰胺的有效分离。项目根据己内酰胺蒸馏釜液不同负荷需要,在一级旋流分离基础上,开发出了带填料的重力沉降二级分离装置,优化了进料流量、保温温度、停留时间、沉降面积等工艺参数,提高了在高负荷条件下己内酰胺蒸馏釜液不溶物和己内酰胺的分离效率。项目开发的己内酰胺蒸馏釜液两级分离工艺,可使釜液不溶物含量小于500ppm,己内酰胺产品E290吸光度小于0.02;保证了苯萃取塔和蒸馏釜生产稳定,减少了废物排放,提高了产品收率。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己内酰胺蒸馏釜液不溶物连续高效分离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环己烷氧化工段副产碳酸钠生产型煤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以环己烷氧化工段副产碳酸钠部分替代30%的液碱,开发出了新型型煤粘结剂生产技术,充分利用了环己烷氧化工段副产物,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型煤制造工艺,有效改善了粘结剂的流动性,提高了煤棒光滑度和柔韧性,生产出的煤棒长度、强度符合造气炉制气要求,并减缓了设备磨损,延长了棒机叶轮、套管等易损件使用周期,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项目已在公司氮肥厂、尿素厂装置上成功应用,并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环己烷氧化工段副产碳酸钠生产型煤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