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煤(生物质)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集中开工项目汇总!万亿煤化工如何改写中国能源版图?
作者:化小北 来源:煤化工信息网 浏览次数:631次 更新时间:2025-03-25

1、中国石油乌石化新建200万吨/年PTA项目

3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50万吨/年对二甲苯扩能改造和新建200万吨/年PTA发展项目正式启动(点击查看详情)
项目计划2027年8月中交,2027年10月投产,总投资39.76亿元。

2、中国石油乌石化芳烃装置扩能和原料配套改造工程

3月22日,2025年新疆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在乌鲁木齐市分会场,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芳烃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石油把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定位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芳烃生产基地。

芳烃装置扩能和原料配套改造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5.16亿元,项目投产后,乌石化产品结构将显著优化。

改造后的装置能耗由原设计的473千克标油/吨降低至336千克标油/吨,优于行业能效标杆水平(380千克标油/吨)。
项目计划于2027年4—6月检修窗口期,完成现有装置改造及新老系统联结内容的施工建设任务,2027年6—8月中交开工投产。(点击查看详情)

3、国家能源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3月22日,国家能源准东年产2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又正式开工。项目建设地点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黑山产业园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工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储运系统、辅助生产设施等,总投资167.93亿元。
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可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120人。(点击查看详情

4、若羌~羚羊(花土沟)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祁曼750千伏变电站

若羌~羚羊(花土沟)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后,新疆交流外送断面由4回750千伏线路增加至6回,交流外送输电能力可由300万千瓦提升至约480万千瓦,对服务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建设、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工程总投资33.37亿元。工程起于若羌750千伏变电站,途径祁曼750千伏变电站,止于羚羊750千伏变电站。
新疆与青海两省资源互补明显,该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平抑新能源波动、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祁曼750千伏变电站位于若羌县铁木里克乡,站址海拔约3083m。工程总投资13.0544亿元,包括祁曼750千伏变电站和破口线路,建成后可满足祁曼区域3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接入,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5、绿色电厂!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
3月2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正式开工。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意味着传统发电企业向绿色转型迈出坚实一步,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动体现。

新疆煤化工行业观察:规划项目超8000亿;能源版图西移加速

在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背景下,新疆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政策支持及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正成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据规划数据显示,新疆已布局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涵盖煤制烯烃、天然气、煤制油等关键领域。随着水资源瓶颈的突破和运输效率的提升,新疆煤化工产业的经济性与战略价值进一步凸显,有望重塑国内能源供应格局。

基础设施突破助力产能释放!水资源约束逐步化解

煤化工产业高度依赖水资源,而新疆准东供水工程的推进成为关键突破。该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设计流量2亿立方米,二期达4亿立方米,总供水量6亿立方米,可有效满足准东地区煤化工项目的用水需求。这一工程不仅解决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难题,还为后续项目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基础保障。

运输效率提升降低成本

除传统铁路、公路运输外,新疆正探索更高效的能源运输方式。煤制油、煤制气已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实现跨区域输送,甲醇、液氨等化学品也在尝试利用现有管道运输。据测算,新疆至上海的天然气管道综合运费为0.9元/立方米,较火车运输(571元/吨)和汽运(891元/吨)显著降低。运输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放大了新疆的低成本优势。

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性

新疆煤炭价格优势显著,准东地区煤价在146-246元/吨区间,哈密Q6000大卡煤近期价格仅190元/吨。基于当前煤价和产品价格测算,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油的毛利率分别可达45%、23%和34%。低成本煤炭叠加运输优化,为新疆煤化工产品提供了充足的盈利空间。

万亿市场撬动产业链升级!项目规划规模与结构

新疆煤化工产业已形成清晰的规划体系:

煤制烯烃项目9个,总产能1195万吨,投资规模2575亿元;

煤制天然气项目11个,总产能400亿立方米,投资3109亿元;

煤制油项目3个,总产能700万吨,投资1043亿元。

超80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标志着新疆成为国内煤化工产业的新增长极。

化工煤需求拉动区域经济

煤化工项目的集中落地将大幅拉动煤炭消费。据测算,若规划项目在5年内按不同投产率推进,化工煤消费增量将达1.9亿-3.4亿吨,年复合增长率最高达16.8%。这将为新疆及西北地区煤炭产业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并推动配套基础设施、设备制造等产业链环节的升级。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煤化工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对设备、工程服务等领域形成强拉动。以核心设备为例,气化炉、空分装置等需求持续增长;EPC(工程总承包)环节则受益于项目密集开工,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服务能力成为竞争关键。此外,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煤化工的融合(如智能仓储、质量追溯系统)也在提升行业效率,为产业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疆煤化工产业的崛起,既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随着政策、资源与技术的多重红利释放,新疆有望成为全球煤化工产业的高地,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高效、清洁方向持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