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未来能源”)召开重点建设项目专题推进会,统筹推进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建设工作。
推进会由未来能源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马洪光主持召开,马洪光强调,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是能源集团“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是山能化工、未来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各级领导、地方政府、行业内外高度重视,广泛关注。各部门要充分认清项目对未来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对能源集团煤化产业协同发展,对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升级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大意义。要积极研究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刚性落实项目推进会各项安排部署。运用系统思维,充分结合煤液化项目的建设经验、运行状况、资源优势,通盘考虑方案优化、工程施工、配套装置建设等问题,实行“挂图作战”,有序推进手续办理、园区认定等重点工作。
会议听取了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手续办理、技术交流等方面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以及相关负责人对项目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对手续办理、产品方案、调研交流、组织机构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据了解,未来能源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充分利用高温费托合成产物中富含的烯烃尤其是α-烯烃进行精细化加工利用,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可实现高、低温费托合成技术耦合,实现费托合成产品的多元化、高值化加工利用,探索出一条油化联产、平战结合的新途径,对提升我国煤化工产品高效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地区经济转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未来能源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2015年8月一次投料成功。其中低温费托合成装置是国内首套由5000吨中试装置直接放大至百万吨级的工业化装置,采用铁基催化剂的低温浆态床反应体系在工程化放大运行中无任何经验可借鉴。此前经过数年生产运行,装置存在的工程技术瓶颈逐渐暴露。
2018年以来,未来能源公司依托自主技术力量,通过对低温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体系进行系列研究与技术攻关,原有的低温费托合成工艺技术得以重大突破、优化完善。同时,在原设计产品方案的基础上,经过自主研发攻关,延长了产品链,实现产品多元化、高值化。油品产量由2017年的43.41万吨提升到2021年的90.22万吨,增长107.83%。吨油品耗水、耗电、耗汽分别降低43.47%、13.98%和69.76%。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每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利用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简称100万吨示范项目)富裕的合成气和部分公用工程能力,主要建设一套5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装置、烷烯处理装置、聚合物装置、C4联合装置、高碳酯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总加工规模约80万吨/年。项目占地约100公顷,总投资估算为79.63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横工业区北区,已建成投运的100万吨示范项目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