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客倾力打造的煤化工领域大数据平台

登录  |  注册 网站导航

煤化工信息网
快讯:
煤气化技术
潞安煤基油复杂煤质条件下气化炉连续稳定运行突破200天
作者: 来源: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634次 更新时间:2019-06-24

2015年以来受市场影响,气化炉用煤出现了种类多、煤质变化频繁不稳定、不同比例的掺烧兰炭和其它小煤种,造成气化炉出现了同类装置从未出现的故障,较为严重的下灰室中心筒30mm厚钢板在短短半年时间运行中腐蚀穿透,夹套泄漏严重造成停车,连运时间不超两个月。通过近两年来针对性的技术攻关改造以及系统优化操作,并从管理上下大功夫。截至2018年1月27日,6#气化炉在高负荷状态下连续稳定运行突破200天,创造了在复杂煤质条件下同类装置连续运行的最好记录。  


程序化巡检灵活应用。以“程序化巡检+定期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巡检模式,通过微信平台拍照反馈的方式,督促现场认真巡检,提高巡检质量。通过增加巡检频率,及时发现处理隐患,避免了气化炉各重点部位的故障损坏、填料泄漏等问题,保证了气化炉的稳定运行。


检修作业表格化控制。为了保证系统停车后不忽略隐蔽部分,对气化炉全方位进行检修,车间采用表格化控制的方式对所有涉及到的检修部分,依次按照表格内容进行逐一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制定检修时间网络图,按时间节点依次完成检修任务。


现场目视化管理,对二级变化以上的检修项目,设立目视化管理牌,上面可以直观的显示设备检修的原因、停机时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表格化控制表、特种作业人员信息表等的信息。一目了然,不仅指导了检修作业,更规范了现场作业的流程,为检修作业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现场各备件更换时间明示管理,为计划检修的推行提供依据。


技改技措显成效、设备连运效率高


目前气化炉,通过优化改造的项目达30余项,为气化炉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灰锁上下阀密封面的改造,目前备件使用量由2015年的30套降至2017年的15套,在满足了生产要求的同时节约了备件费用百余万元,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灰锁上下阀阀杆和上阀保护罩的改造,成功避免了因原阀杆设计的护套上部焊口开裂后造成的阀杆与导向筒或保护罩抱死造成的停车事故。


煤锁内摆杆迟续优化改造,将原先的变径处改为整体式,整体铸造不仅加强了键槽部位的强度,同时整体加工成一体构造,消除了变径处应力,更加适应于现场运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煤锁故障停车率。


对气化炉炉蓖大齿轮护圈的改造,成功的避免了由于原设计分体护板脱落后造成的气化炉停车事故。


下灰室中心筒内和上锥度段的浇注料运用,成功的避免了由于腐蚀出现的泄漏停车事故,同时节约了检修时间,节约费用百余万元,同时意义深远,为同类型气化炉首创。


2017年不仅单炉连运有新突破,3#气化炉连续运行142天计划检修停车和6#气化炉连续运行突破200天,而且通过总结对比各台气化炉的运转率较2016年也有了大幅提升,本年度气化炉平均运转率80.98%,较上年度提高18.11%。


大力开展系统优化工作,真正做到“止损、降耗、提效”。


2017年气化炉主要用煤仍以地煤、仓煤和掺烧不同煤种为主。掺烧煤种有兰炭、精块、屯鑫煤。自2017年5月份开始,气化炉通过逐步降汽氧比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到目前为止,各炉汽氧比降幅较为明显,由1月份的6.2Kg/Nm3降至12月份的5.55 Kg/Nm3,粗煤气中有效成分明显提升,CO含量由原来1月份的22.9%增加至12月份的24.8%。汽氧比降低0.65 Kg/Nm3的同时,千方粗煤气耗蒸汽量由1月份的1078.9Kg最低降至12月份的884.12Kg。全年平均千方粗煤气耗蒸汽量为964.71Kg,按全年粗煤气产量计算,共节约蒸汽约17780.9t。


煤锁上阀在线更换软密封,由于目前使用的煤源复杂,导致煤锁上阀软密封频繁泄漏,一方面生产现场CO超标报警,严重影响安全运行;另一方面泄漏严重导致煤锁充不起压,致使煤锁超温停车。通过在线更换软密封避免了停车事故。目前通过此项检修已成功在线更换软密封6次,避免了六次气化炉停车,为气化炉的稳定运行以及全厂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2018年气化车间将继续沿用程序化检修、表格化控制、目视化管理、精细化调整的方式,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加大创新力度,力争实现新突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奋勇前行。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

企业基本情况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是隶属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是以煤为原料合成高清洁油品、精细化学品及工业副产品多联产高新技术企业。


项目配置规模为16万吨/年油品及精细化学品,利用尾气联产18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尿素及利用低热值废气联产11.5MWe IGCC发电工业示范项目,是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第一个间接液化法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采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和再创新,实现了工业放大和产业示范,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多联产低碳化创新技术,为建设我国煤基合成油产业化工厂提供了技术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呈“断崖式”下跌和低位盘整,原先“以油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已经失去竞争优势。为此,我们对标世界顶级煤液化生产合成燃料的南非萨索尔公司,提出了“以油为辅、以化为主” 的产业战略转型目标,做出了“放大优势产业,退出劣势产业”的战略转型调整,压缩传统稳定轻烃、液体石蜡、尿素产品比例,提升费托蜡产能,放大PAO产量,继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逐步加大高端化、精细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最大限度的避免行业间的同质化竞争,走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全面推动了煤基合成油1.0版向煤基精细化学品2.0版迈进,为公司未来发展赢得更多先机。


同时,按照“蜡产品高端化、油产品终端化、精细化学品专属化”的技术创新方向,我们在“油、蜡、精细化学品”等产品的核心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很多技术均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行列,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当前,我们通过高端蜡产业路径、碳氢环保溶剂路径、特种燃料油路径、“太行牌”环保润滑油、专属化学品及生物煤化工发展“五条路径”探索,共开发出4大类、27种产品、48个规格、180个型号的煤基精细化学品产品。


未来,对于我们煤基合成油公司来讲,我们还将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一中心六平台五基地” (一中心 潞安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平台 山西煤化所、上海高研院低碳研究中心、上海高研院先进润滑材料实验室、中科油、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五基地 180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16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甲醇改油项目、天脊煤化工、高河乏风氧化项目)为平台优势,把握关键点、抢占制高点,力争取得一批有重大突破和行业影响力的世界级、国家级高新成果。未来,我们仍将致力于煤基产业的下游产业延伸,继续深入挖掘煤基产业价值潜力,进一步释放技术创新红利,持续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